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三大宗教之首。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报告,

截止到2015年,全球共有超过23亿基督徒,占全球总人口的31.2%。

而基督教研究中心 CSGC,201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5亿。

耶稣基督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被认为是圣经旧约里所预言的救世主弥赛亚。

基督教有「三位一体」的思想,即圣父、圣子、圣灵是神的三个位格,共用上帝的名。

耶稣既是神子,也是道成肉身的神,为赎人类的罪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然而,基督教的源头犹太教却否认了耶稣救世主的身份,也不承认新约。

在犹太教徒心中,他们的救世主尚未来临。

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色列人民将全部回归耶路撒冷,

在弥赛亚建立的王国里,迎来和平幸福的新世界。

而伊斯兰教则认为,耶稣不过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的诸位先知中的一位。

《古兰经》中说,先知尔撒,也就是耶稣,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安拉已经把他接到了自己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古兰经》中并没有解释,是谁替代先知尔撒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还强调,安拉不需要任何人以流血、献身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和他人的罪。

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悔改,并控制自己不再重犯,宽恕的大门永远在他面前敞开着。

为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会对耶稣抱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抛开各种宗教理论不谈,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耶稣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

他的神迹从史实的角度来看,又有多少真实性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三教同源

要理解为何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会对耶稣抱着不同的态度,

我们就要先弄清楚三教之间的关系。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曾经详细讲过基督教是如何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这里再简单梳理一下。

公元前20世纪左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已经趋于衰败时,一个叫做亚伯拉罕的族长,

带领他的族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Ur),途经巴比伦(Babylon)、马利(Mari)、哈兰(Haran),

迁徙到了一个叫做迦南(Canaan)的地方,地理上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

亚伯拉罕之前的乡亲们,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人,信奉多神,

日月星辰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其中太阳是主要神祇。

传说,亚伯拉罕曾与乡亲们发生过争执,

因为他宣称相比日月星辰,伟大的造物主才更值得人们敬拜。

这个造物主当时被称为「亚伯拉罕的上帝」。

如今在犹太教中被称为「雅威Yahweh」,

在基督教中被称为「神耶和华Jehovah」,

在伊斯兰教中被称为「真主安拉Allah」。

亚伯拉罕带领族人在迦南定居后生了一个儿子叫以撒,以撒又生了一个儿子叫雅各。

雅各一下生了12个儿子,后来发展成了12个部落,

他们被统称为以色列人,也叫犹太人或者希伯来人。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就是犹太人的三始祖,也是犹太教的奠基人。

到了公元前18世纪,由于种种原因,迦南闹了饥荒。

犹太人在那里生活不下去了,就集体跑到了埃及打工。

一开始,犹太埃及一家亲,相安无事,但后来犹太人越来越多,埃及人就非常不爽。

和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古埃及人也信奉多神。

埃及人心想,你犹太人破坏我的信仰,还抢我的工作,这不是讨打吗?

因此开始迫害犹太人,把他们变成奴隶。

后来,一个叫做摩西的犹太人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统治和奴役,

决心带领同胞们离开埃及,回到他们的故土迦南。

他自称受到了上帝的启示,当埃及士兵在身后追赶时,

摩西拿起手杖向红海一划,将海一分为二,

犹太人成功渡海后,海水又立刻合了起来,淹没了大量埃及追兵,这就是著名的出埃及记。

有学者认为出埃及记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也有学者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5世纪。

不管怎么样,此后犹太人是成功脱困。

回城途中,摩西带领族人在西奈半岛辗转了40年。

在这期间,他给族人定下了十条基本诫律,并告诉族人,

这是他在西奈山跟神签下的合同,此合同被称为「摩西十诫」。

合同中说,只有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上帝也只会跟犹太人签合同。

只要犹太人遵守的信条,上帝就会赐予他土地和繁盛的后裔。

迦南地就是上帝应许他们的国度。

在末日来临之时,上帝只会保护遵守契约的犹太人。

《摩西十诫》就是犹太教教义的雏形。

从中也可以看出,犹太教是不传外族的。

公元前1020年左右,犹太人拿回了故土迦南的控制权,

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并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巍峨壮观的圣殿,史称第一圣殿。

可惜好景不长。公元前930年,

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为了北方以色列王国(King of Israel)和南方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

后来,以色列王国(King of Israel)在公元前722年被亚述人所灭,

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于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伦帝国入侵。

犹太人经历了第一次灭国,圣殿被毁,史称「巴比伦之囚」。

好在50年后,波斯的居鲁士大帝,灭了新巴比伦帝国,跟犹太人说,大家可以回家了。

在波斯人的帮助下,犹太人重返家园之后,重建了圣殿,史称第二圣殿,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大军进入了迦南地,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

信奉多神教的罗马人觉得一神教的犹太人很碍眼,双方冲突不断。

公元70年,罗马人一怒之下把耶路撒冷圣殿夷为平地,

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活着的人被强行驱逐离开。

犹太人经历了第二次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1800多年里,犹太人像浮萍一样漂泊,没国也没家,

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上帝许诺给他们的国度。

1948年,返回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国。

在犹太人第一次被灭国后,公元前6世纪的巴比伦之囚期间,

他们开始用希伯来文把自己的信仰整理记录下来,这一整理就整理了500年。

公元前一世纪,犹太教的第一部重要经书《塔纳赫》诞生了。

这就是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也是后来基督教中的《旧约》圣经。

犹太教具体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无从考证,

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犹太教最早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时期。

后来公元6世纪的巴比伦之囚促生了犹太教的成熟。

而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前后,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

一度被犹太教徒们认为是异端邪说。

基督教与犹太教最大的区别是,除了《旧约》,他们还弄出了一部《新约》。

《旧约》是上帝与子民旧约的约定,签约对象只包括信上帝的犹太人,

内容由律法书、叙事著作、诗歌、先知书几大部分构成。

其中律法书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5卷,

追叙了犹太民族的起源,以及第一个民族英雄摩西,

是怎样带领族人冲出埃及,重新征服迦南的。

因此,这5卷也被基督徒称为「摩西五经」(Five Books of Moses),

犹太教徒则称其为「妥拉」(Torah)。

《旧约》先知书中有一卷叫做《以赛亚书》,

书中预言,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

被灭国后,深陷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坚信,

这位弥赛亚将继承最英勇的大卫王的荣光,带领犹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新约》就是对这位弥赛亚生前身后事的记录。

基督徒认为《旧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就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耶稣。

耶稣代替他们与上帝签订了一个新的契约,

这次签约的对象从犹太人扩展到了世界上的所有人。

只要相信了上帝,人就是平等的。

另外,人是有原罪的,需要上帝耶和华的救赎。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是替人类赎了罪。

正是因为耶稣替人类受苦受难,死后复活再升天,信他的人才有机会上天堂,得永生。

所以耶稣就是通过天国的道路,I am the way,

这是新约圣经《约翰福音》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

基督教这么搞,犹太教气得直吐血,原本只有他们是「上帝的选民」,

现在上帝竟然成了所有人的上帝。

所以犹太人不承认《新约》,也不认为耶稣就是弥赛亚。

但也正是因为基督教的普世性,才让它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疯狂传播。

公元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了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教派。

公元16世纪,又出现了基督教新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和之前的视频一样,本期视频我们所说的基督教依然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流派的统称。

公元7世纪,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在《圣经》中获得启示,创立了伊斯兰教。

23年后,穆斯林,也就是伊斯兰教的信徒们,

将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宣读的真主安拉的启示,

整理成了《古兰经》一书,也是伊斯兰教中最重要的典籍。

伊斯兰教只认同《旧约》中律法书的部分,也就是「摩西五经」,

认为《旧约》的其他部分以及《新约》都被篡改过。

他们承认耶稣在迦南传教的事情,但不认可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在穆斯林眼中,摩西和耶稣都只是先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穆罕默德是最后的先知,是上帝派来的「封印使者」。

旧约和新约都已过期,上帝通过神使穆罕默德给予了人类新的启示--《古兰经》。

这里特别想提到的一点是,伊斯兰教其实是一个非常温和,

热爱和平的宗教,信徒人数高达15亿,是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第二大宗教。

但因为少数极端分子的糟粕行为,使伊斯兰教成为了被误解最深的宗教。

有机会的话,我们再详细聊聊伊斯兰教的故事吧。

总结来说,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其实是同宗同源的,

无论是《塔纳赫》中的雅威,《古兰经》中的安拉,

还是圣经中的神耶和华,都是「亚伯拉罕的上帝」,

三教信奉的是同一个神,但却因为教义的不同打打杀杀了数百年。

了解了三教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耶稣生平记录地最详细的新约圣经。

圣经中的耶稣

新约的四大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连同《使徒行传》,

可以被看作是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史书,

讲述了耶稣降生、受洗、传道、领死、复活、升天的过程。

根据《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生于犹太王大希律王时期。

大希律王死于公元前四年,所以耶稣的出生年份不会晚于这一年。

当时加利利的拿撒勒城里有位童贞姑娘玛利亚,她和青年木匠约瑟订了婚。

有一天,一位天使奉上帝的差遣,来到玛利亚家,

对她说:「你不要害怕,你在上帝面前蒙恩了,你将怀孕生子,要给祂起名叫耶稣。

祂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人物,被称为上帝的儿子,

继承祖先大卫的王位,祂的国度将永无穷尽。」

约瑟是个正派的人,当他知道玛利亚未婚先孕后,并没有羞辱她,只想暗暗把她给休了。

正在这时,一个天使在梦中对他约瑟显现说 :

「你只管 娶玛利亚过来,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约瑟随即打消了休妻的想法。

就在玛利亚即将临盆之时,当时的罗马统治者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

所有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原籍。

于是,约瑟带着玛利亚来到了故乡伯利恒。

抵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晚,所有的旅店都住满了,

约瑟和玛利亚只能在马厩里将就一晚,而耶稣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这一夜,天降异象,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了伯利恒的上空,

被东方的几个博士看到了,博士们沿着星星的指引,往伯利恒方向而来,找到了圣子耶稣。

异象也很快传进了罗马王宫,

大希律王得知一位未来「犹太人的王」在伯利恒降生了,

甚是惶恐,担心民众不再臣服于自己,于是四处寻找圣子。

约瑟和玛利亚带着耶稣逃往埃及。

大希律王则索性下令把伯利恒周围各个地区内两岁以下的男婴,全都杀了。

直到大希律王死后,一位天使再次在约瑟的梦中显现,并告诉他,你们可以回以色列了。

约瑟这才带着玛利亚和耶稣重返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定居了下来。

耶稣是从30岁左右开始传道的,新约中关于他30岁之前的成长记录少之又少。

只有《路加福音》中简单提到: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以及神和人对他的喜爱,都不断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年仅30岁的年轻传道者是如何迅速获得大批追随者的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

根据四大福音书的记录,耶稣在传道过程中,

显示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让人们对祂的身份不得不信。

比如说《约翰福音》第二章中记载,

耶稣和母亲玛利亚以及门徒到迦拿参加一个婚礼的筵席。

筵席进行到一半,酒没有了,耶稣就让人把六个大石缸装满水。

结果水在从石缸中被倒出时,就变成了美酒。

还有一次,一个犹太大臣的儿子病得很重,每个人都认为他快要死了。

这个犹太大臣就到耶稣那里去,请求他治愈自己的儿子。

耶稣说:「你们如果没有看见神迹和奇事,你们就绝不会信!

你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

等这个犹太大臣到家时,他的儿子真的已经好转了。

《马可福音》第五章中记载,耶稣使用神迹让一个宗教小领袖睚鲁12岁的女儿起死回生。

第六章中记载,耶稣用五个饼和两条小鱼喂饱了5000个人。

第七章中记载,耶稣把手探进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人的耳朵,摸了那个人的舌头,祝福他。

那个人就能听见也能说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太福音》第14章中说,狂风暴雨中,耶稣能够平稳地在湖面上行走。

类似的记录在新约圣经中不胜枚举,以上只是几个例子而已。

耶稣受难发生在他33岁左右,所以基督徒们常说「主耶稣在地上的年日是33年半」。

但新约圣经没有提及耶稣受难发生的具体年份和日期,

只说事情是发生在那一年的逾越节前。

逾越节前,耶稣和祂的十二个门徒共享了最后一餐。

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

门徒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耶稣说的人究竟是谁。

耶稣又说:「我蘸一块饼给谁,就是谁。」

接着,他蘸了一块饼拿给了加略人犹大。

《约翰福音》记载,犹大接过饼,撒旦就进入了他身体里。

当晚,犹大为了30块银子,

向犹太人大祭司该亚法(Yosef Bar Kayafa)出卖了耶稣的位置。

该亚法(Yosef Bar Kayafa)早就视这位迅速崛起的年轻宗教领袖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该亚法(Yosef Bar Kayafa)带人在客西马尼园抓捕了耶稣,

后来众人又把耶稣押解到了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

彼拉多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耶稣只说了一句「是你说的。」就没有再解释了。

在祭司们的怂恿和叫嚣下,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

耶稣在临死之前,喝下了一口酸酒,大喊一声「成了」,然后垂下了头,交出了灵魂。

就在此刻,发生了一件基督教徒中心至关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