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中朝边境不断爆发冲突,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中国停止了对朝鲜的煤炭和石油援助,并且不再出席朝鲜的任何政治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珍宝岛冲突爆发,中苏两国的关系瞬间降至冰点,全面战争一触即发,连带着中朝之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从曾经最亲密的“兄弟”到互不往来的“陌生人”,中朝关系恶化的背后,是朝鲜人忘了本?还是苏联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来自“兄弟”的背刺

朝鲜作为中国的邻居,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的近代史也充满了血泪和屈辱。

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朝鲜在国家政权稳定后没有坚持“自力更生”,而是过度依赖别国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起初朝鲜的确从中尝到了甜头,但很快他们就尝到了过度依赖导致的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10月,新一任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台,他认为朝鲜并没有给苏联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直接停止了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这下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傻眼了。靠着苏联的帮助,他们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也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可是苏联翻脸之后,他们不再能购买到低价粮食,也不再享受“经助会”的一切优惠政策,瞬间生活就跌落谷底。

没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朝鲜的工业体系根本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因为买不起石油导致汽车无法正常使用。

最遭罪的当数朝鲜的普通民众,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一场巨大的社会危机随即开始在朝鲜国内酝酿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勃列日涅夫的强硬态度让金日成有些下不来台,更让他感到了一种恐慌,他急不可耐地想要修复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可是苏联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苏联,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就大行修正主义,甚至公然指责斯大林在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

修正主义变相来说就是一种另类的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思想的产物,很明显苏联的发展路线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金日成自然对修正主义不太感冒,但他为了重获苏联的青睐,默认了苏联的一系列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苏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中国明确反对一切修正主义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这是中朝两国达成的共识,可是朝鲜挨了“一巴掌”后,立刻就倒向了苏联那边。

可是单单认可苏联的修正主义还不够,朝鲜为了巴结苏联,不惜“出卖”自己的队友。

他们不仅在越南问题上公开向中国发难,还结束了中国在朝鲜地区的广播,同时也不再和中国开展任何合作。

此后中朝两国的发展出现了短暂停滞,而苏联看到朝鲜的表现后,立刻就恢复了对朝鲜的经济援助。

等到1967年的时候,中朝关系彻底恶化,甚至开始爆发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虽然没出现什么重大伤亡,但这深深伤害了两国军民间的深厚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利益反复横跳

看到曾经的“小兄弟”跳了脚,中国自然也不会再惯着朝鲜,停止了对朝鲜的煤炭和石油援助,同时撤回了对朝鲜的一切投资。

除了这些能源物资,中国也不再向朝鲜出售大豆食盐等日用品,至此两国算是彻底撕破了脸。

1968年是朝鲜建国20周年,因为双方的关系不断恶化,中国并没有派代表出席朝鲜的庆祝仪式。

此后近两年里,中朝关系依然没有缓和的迹象,甚至双方每天都要在边境通过大喇叭喊话,贬低对方的意识形态。

次年中苏之间爆发了珍宝岛冲突,吃了哑巴亏的苏联扬言要用核武器轰炸中国,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后经过毛主席一番伟大的博弈,苏联方面还是作出了一些让步,双方都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

朝鲜当时作为苏联的“小弟”,一度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也紧张到了极点。后来中央领导人权衡考量,便有意拉拢朝鲜。

1969年国庆节是新中国建国20周年纪念日,为了缓和跟朝鲜之间的关系,中方主动邀请朝鲜参加庆祝仪式。

让中国和苏联都有些意外的是,朝方十分痛快地就答应了中方的邀请,并且直接派出了国家二号人物崔庸健出席仪式。

说到底中朝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毕竟当年是志愿军帮着他们打回了家园,而苏联根本就没有出多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终究不愿意同中国彻底撕破脸,但这次赴中国的邀约难道就代表他们和苏联又划清界线了吗?显然也并没有。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格局发生了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美苏之间的斗争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受到修正主义的影响,苏联的野心日益膨胀,主动加强了同美国之间的对抗。

当时美国人在越南战场吃了不少亏,渐渐在美苏对抗中落入下风。

为了避免这种形势不断加剧,美国有意开始拉拢中国,这也让朝鲜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曾经金日成是如此厌恶苏联的修正主义,但最后还是屈服于利益,同苏联站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中国同他讨厌的美国人“举止亲密”,金日成竟又破天荒地对中国表示亲近,他的变化当真应了那句“我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模样”。

从1970年开始,中朝关系不断回暖,周总理在这一年4月出访朝鲜,得到了金日成的热情接待。

同年10月,金日成也亲自访华,受到了毛主席的盛情款待。

为了表示对朝鲜的重视,毛主席亲口承诺会恢复一切对朝鲜的物资援助,同时提供7个亿的无息贷款,并且帮助朝鲜建设一系列民用基础设施。

金日成深受感动,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都将发展中朝关系视为首位任务,同时闭口不提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益至上的世界

不过这并不代表朝鲜彻底舍弃了苏联方面的好处,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演变,金日成已经清楚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只要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哪怕是违背初心,金日成也心甘情愿。

也正是因为拿了中国的好处,所以后来中美进入“蜜月期”的时候,朝鲜不仅没有指责中国的行为,反而公开表示了对中国的支持。

据当时一些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前,金日成曾秘密前往北京,目的就是同中方领导人协商对于此事的态度和做法。

所以与其说是金日成“良心发现”,倒不如说是他尝到了“左右逢源”带来的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面上看朝鲜一直以“小弟”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金日成的野心丝毫不弱于美苏两国的领导人。

曾经朝鲜人民军只差最后一步便要统一朝鲜半岛,结果美军一手仁川登陆的操作直接让朝鲜梦碎,只能吞下被分裂的苦果。

虽然朝鲜失败了,但金日成一直怀有一个梦想——利用中苏两国的影响力来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

可是随着中苏关系恶化,朝鲜再一次梦碎,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始追逐更多的利益,说通俗点就是“谁对我好我就跟谁玩”。

再到后来,中美关系都出现了缓和,这让朝鲜在彻底绝望的同时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美国有意拉拢中国,那么能否让中国做一些努力,劝美国撤走在韩国的军队呢?

事实上,中国后来的确这么做了,不过并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隐晦地表示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应该回归本国。

这很明显就是在提醒美国人,不过美国人自然不可能撤销对朝鲜的制衡。但无论如何中国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这让金日成感到十分受用。

中朝关系缓和自然对中方十分有利,但苏联却又坐不住了。中美已经联合起来站在了苏联的对立面,如果再失去朝鲜这个“小弟”,苏联的处境将会更加被动。

当然以苏联的一贯作风,不可能低声下气求朝鲜回头,而是选择继续敲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4年4月,苏联公开宣布将加强同韩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一举动再次掐中了金日成的“命脉”,迫使他不得不向苏联表示亲近。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金日成已经清楚认识到:中苏两国都不是朝鲜能够得罪的,要想将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同时保持好同中苏两国的关系。

所以从那以后,金日成不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完全顺从于利益。

和中国在一起的时候,就避免谈论苏联,反之亦然。正因如此,朝鲜才能同时受到中苏两国的关照,从而不断实现自身壮大。

自始至终,朝鲜考虑的都是自身的利益,金日成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为了将利益最大化。

当然中国永远不会把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始终以诚待人,这才造就了如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