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智己LS6上市,给力的价格瞬间刷爆朋友圈。一个月前我已经试驾过这台车,当时结合预售价就隐约觉得LS6能火,但万万没想到智己最终给出的价格如此劲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万起步,顶配27万。入门款就能够获得全系几乎完全一致的智驾和智舱体验,激光雷达、Orin-X、全景大屏、雨雾模式等等……顶配更是800V双碳化硅电驱,三秒级加速,305km/h极速,396kW最大充电功率……

中国的电动车消费者就是这么幸福,3.5万欧元就能享受全球最顶尖的量产电驱架构和智能驾驶硬件,这笔钱放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买不到像样的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这都不算遥遥领先,什么才算?

LS6的三大绝招

以一台价格中间值不到25万元、车长超过4.9米的纯电动SUV来衡量LS6,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大绝招,可以说服消费者下单:800V+500V双电压平台、全系智驾Max、智舱与7系看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S6从亮相那一刻开始,800V平台和前后双碳化硅电驱系统就是核心亮点。充电快、加速快、极速快,虽然LS6不是业界首个800V,但却是率先完整体现800V平台优势的产品。电动车想要在补能方面比肩燃油车,高压平台是绕不开的,所以在2023年买电动车,包括LS6在内,所有800V平台的产品,都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而LS6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有800V,也有基于400V平台的车型。这不仅仅是发布会上“业界唯一同时提供双电压”的秀肌肉,更是大幅拓宽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特别注重加速性能,或者长途出行特别多的,800V配合给力的价格,LS6绝对值得。但如果只是城市用车,或者油电双修的增购用户,以及纯“颜狗”型买家,LS6的入门款也相当不错,因为除了电驱部分,其他与智能驾驶、智慧座舱有关的享受,并无不同。

这就引出了LS6的另外两大杀招:智驾和智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公布价格以后,很多人都说应该问一下此时此刻小鹏G6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毕竟刘涛那句“没有Pro,只有Max”着实有点杀人诛心了。但是没办法,LS6就是这么卷,基于激光雷达、Orin-X芯片的高速NOA和城市NOA,将是LS6的标配。虽然此刻这些功能还没有上线,但LS6在价格上一步到位,没有高低配,没有选装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定有人会说自动驾驶期货不值得夸奖,谁知道什么时候上线呢?我想如果换作其他品牌,可能的确存在期货不兑现的问题。但是对智己、对上汽,真的大可不必担心。事实上从L7开始,智己就对高阶智驾功能进行了长期测试和公开演示,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只不过以智己和上汽体系一贯的行事风格,不做到99分是不会让高阶智驾功能上线出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座舱部分,LS6在前排几乎全部继承了此前L7和LS7的体验,没有看到LS7那般炸裂的后排也在预料之中,毕竟价格相去甚远,车身尺寸也并不相同,不可能再有奢求。但是仅就前排体验来说,LS6已经可以做到30万元以内顶流甚至超班的水准,而且正因为LS6的尺寸小一些,我认为它的驾驶感受相比7系,在城市中还要更轻松自如,对女生十分友好。

智己的两大隐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S6在2023年第四季度,无疑是一款现象级产品。机械驾控和智能交互都是一流,价格又这么给力,也难怪盲订破3W,昨晚更是一度出现APP拥挤无法提交意向金的盛况。但是强势的LS6,也折射出智己所面对的隐忧。或许这些问题并不影响当下LS6的热度,但是对整个智己品牌来说,LS6还不足以解决问题,甚至还会放大某些隐患。

首先是老用户如何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发布会最后,刘涛感谢了L7和LS7车主对智己的支持。但是1万元的复购折扣,对那些花40多万买L7和LS7的用户来说,实在有些不痛不痒。而且这些斥巨资支持智己的车主,不仅付出了金钱成本、更付出了时间成本,用现在流行的话说,那就是付出了可观的情绪价值。

但是他们还没有等到高阶智驾功能“期货”变现货的那天,却先等来了价格更便宜,却拥有最先进800V架构强大性能的LS6。虽说技术迭代迅速的电动车,等等党总能赢,但LS6的背刺,真的有点凶,而且是从产品力到价格的双重背刺。

另一个灵魂拷问是:智己都21万元了,飞凡和荣威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涛并不需要对飞凡和智己负责,那是吴冰需要操心的事情。但是对上汽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欲戴 皇冠 参数 图片 )必承其重,背负一号工程的地位,智己必须卷起来。

可问题是,如此一来,飞凡和荣威还有多少腾挪空间呢?想当初20万的F7还是一片叫好,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款车?荣威D7上市在即,定价的转圜余地又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卷的背后是踩踏,电动车的卷,背后是不断稀释和消耗电动车的溢价能力。这固然把外资品牌集体拖下了水,但是无论是对上汽体系的荣威和飞凡,还是其他中国品牌,利润都变的愈加触不可及。

莎翁有言: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存固然是第一位的,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有个体面的活法。不过好在经历了昨晚的智己,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