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中期,我国空军参考了越战与阿以「六日战争」的经验,像是MiG-17、MiG-19在空战中数次用机炮击落配备中、短程空空导弹的F-4战机,在文革的背景下,中共中央高层集思广益突发奇想,认为应该设计一款「适应人民战争需要、实现广泛、分散的空中游击战」的轻型战斗机,歼-12计划于是诞生。

当时由于中苏交恶,面对苏联百万大军压境的压力,我国空军对歼-12的作战理念设定成:在开战时以机海战术冲向并攻击敌军战机,同时可利用公路进行起降,且易于疏散隐藏,甚至是只有起飞的单程攻击,通过大量战斗机迟滞敌军的进攻速度,打乱敌军的部署计划,为后期反攻争取时间和机会。

在1968年的825会议上,我国军方下达指令给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要求其研制一款维护简单、造价低廉、机动性能良好、能够短距离起降的「微型」战斗机。1969年3月,歼-12正式立项,由总设计师陆孝彭带领作业团队进行研制。当时歼-12的要求重点是「轻、灵、短、快」,也就是飞机重量轻、机动性好、具备短距离起降能力及高速飞行,但以我国当时的研制技术来看根本不可能达成目标性能,于是设计团队把想法动到了机体结构上—减轻重量。

既然要减轻重量,就必须从材料与机体结构方面下手,除了缩小机身尺寸外,研发团队还大胆使用了整体油箱(integral fuel tanks)、蜂巢结构与钛合金的设计,并首次采用了前缘襟翼与铝合金起落架、一体式前风挡的设计,这在当时全面装备苏联制飞机的解放军空军来说是很突破的创新。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硬是将歼-12机体空重控制在了3.1吨,最大起飞重量为5.2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架喷气式超音速战机比歼-12还轻。(这设计想法好像零战...)

歼-12三视图

历时一年多的设计制造过程后,1970年12月26日,首架歼-12原型机首飞成功。歼-12首批共制造3架原型机,但研制团队在试飞过程中发现飞机超音速时产生的问题,因此又花了5年时间重新在气动力外型上设计,这次改进在外观上可见的部分在于将进气口改为MiG-21的进气锥样式,改进后的原型机在1975年7月1日首飞成功。期间歼-12曾于1973年在开国元帅叶剑英前飞行展示,当时叶帅看到其灵活的转弯性能与仅需500米跑道的短距离起降能力,称赞其为「空中李向阳」,而这个赞誉也顺势成为歼-12的昵称,也让歼-12声名大噪。

但毕竟歼-12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机身尺寸非常的小,长度仅有10.3米,机头进气的设计使其无法装配雷达与较好的火控系统,让歼-12并不具备夜战能力,而为纯日间战斗机。且以当时我国空军战管指挥能力不发达的状况来看,歼-12升空只会变成活靶。

减轻机身重量导致的致命缺点也同时表露无遗,歼-12的武装只有30mm、23mm机炮各一门(备弹80、120发)及两枚PL-2短程空空导弹,这种火力甚至比MiG-19/歼-6还惨。也因为仅有一具引擎且制造技术不佳而呈现推力不足的情况。由于机身小、油量少,导致歼-12航程也仅有688公里,这样的战机根本无法适应未来空战环境。

改进型歼-12战斗机,机头装有小型雷达

所幸我国空军高层还是有能看清问题的人,始终没有批准歼-12的量产计划,因此歼-12总共在生产6架试飞原型机及1架静力试验机后停产,虽然设计团队仍然持续研究,但还是没有引起我国空军的兴趣。最终歼-12计划在1978年因调整装备体制而正式结束,并从装备体制中除名。

总结而言,我国在政治动荡的文革时期能造就这样一架全部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机是难能可贵的事,尤其是各方面新技术与结构制材在当时都是大胆的尝试。但毕竟歼-12的构想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战机的高机动性、先进雷达、优秀武备的设计主流趋势背道而驰,例如比歼-12早5天首飞的美国格鲁曼公司F-14「雄猫」 。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这架设计上先天不足的战机最终无法服役。目前歼-12五架原型机分别保存在:南昌飞机公司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架以及北京航空博物馆2架。

陈展于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歼-12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