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是东欧诸国之一,与白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接壤,西面就是著名的波罗的海立陶宛于二十一世纪初加入欧盟,此后与欧洲多国之间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经济也由此得以快速发展,已经于2015年正式被确认为发达国家。

在古波兰语当中,立陶宛三个字的意思是多雨水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立陶宛地理位置优越,是欧洲水资源最丰沛的国家之一。此外立陶宛的气候温差较小,夏季时间短且凉爽,冬季虽然漫长,多伴随着雨雪,但在海洋的调节下,最低温度一般不会超过零下十度。

立陶宛奉行市场经济,主要支撑产业是工农业,当地多平原地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因此马铃薯是立陶宛占地面积最广的农作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立陶宛青菜价格要高出肉类很多,只有中产阶级以上才愿意消费,多数人的餐桌上一般都是马铃薯和牛肉。

立陶宛的矿石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低,所以非常依赖进口。立陶宛的加油站仅在城市中有少量分布,当对外关系紧张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油可加的状况。

许多人听说立陶宛这个国家,是因为它的自杀率高居世界第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虽然经济状况比不上北欧诸国,但立陶宛人的月均工资也高达800欧元左右,生活压力远不及韩国日本等,缘何使得立陶宛人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有人认为天气因素很重要,如上文所述,立陶宛的冬季长达五六个月,有时白天日照时间只有六个小时,加上时不时飘落的雪花,这意味着立陶宛人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黑夜或者阴暗的天气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光是生命的必需品,缺少太阳眷顾的立陶宛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大大增加。

但是有此种气候的地区并不止立陶宛,为什么偏偏它的自杀率格外高?还有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立陶宛人对自我身份认知的迷茫。纵观立陶宛的历史,它也曾雄霸一时,那时它的疆域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拥有极大的统治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立陶宛占地面积不过六万平方公里,且受制于多个国家。自苏联解体后,立陶宛首先宣布独立,彼时立陶宛大约有370万的人口,但是现在锐减了接近一百万人,他们大多流向了欧洲更发达、更明媚的地区。

立陶宛自杀的人集中在中年男性这一群体,加上战争中牺牲掉的人,导致现今立陶宛的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比例超过了54%,其中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到来时,立陶宛人习惯喝烈酒取暖,立陶宛是世界上饮酒最多的国家,当地啤酒产业发展得非常好。据说他们在醉酒时总会思考:我如今到底属于哪一个民族?我继承了谁的血脉?我因何变成了现在的立陶宛人?

种种情绪落差堆叠到一起,轻生的念头便由此而生。也有人说立陶宛的财富只集中在小部分手中,普通群众的生活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样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代表立陶宛人的性格阴郁,他们只是内敛一些,非常注重社交礼仪,文雅庄重却不死板。在社交场合中,他们频繁使用的敬称、轻声细语的说话方式、注重倾听的态度都很容易博得他人的好感。

与多数欧洲国家一样,耶稣和复活节于立陶宛人而言意义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立陶宛的篮球队是当地人的第二个信仰。篮球是立陶宛男孩子的首选体育运动,他们的篮球队多次在世界级比赛中赢得好成绩,也许是受这项运动的影响,立陶宛人的平均海拔很高,世界排名中仅次于荷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陶宛完整保留了中世纪欧洲文化,首都维尔纽斯宗教氛围浓厚,在立陶宛人心中地位崇高。走在维尔纽斯的街道上,能够看见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让人目不暇接。

每年的八月,来自全立陶宛和邻国的立陶宛古代文化迷还会聚集在特拉凯城堡。如果你想体验中世纪的风情,此时此地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有些人会换上“cosplay”的装扮,所以你可能会和古代“战士”来一场浪漫的邂逅,看看古代立陶宛人穿戴什么样的衣服和配饰;你也可以体验一番与中国围棋有些相似的传统波罗的海游戏,结识到各种各样热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