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任何一种政治都需要以保护民众为基础;孩子是天然的弱者,任何一种宗教的教义,都必须以爱护孩子为首要教义,不要让孩子成为牺牲品。巴以冲突以来,已致两国战死的平民超过3000人,这是两种什么样的宗教在主导这一场不人道非正义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一段视频,头裹绿巾的巴勒斯坦死士,呼喊口号,英勇赴死。对于这种慷慨就义的人,我向来深怀悲悯,后来听到这些突入以色列占领区的1500人,几乎无人生还,不禁为之悲叹。

我只是感叹他们的勇气,对于屠杀百姓,则非常反感和反对。

天又刷到一个视频,居然是一群孩子头裹绿巾,不但有男生,竟然还有女生,他们目无惧色,争先恐后杀上战场。让我震惊后又泪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德经·第七十四章》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终认为,这场战事,应该不抱先入为主的正邪判断。巴方平民,只会越来越穷,以方平民,也有望步对方后尘。

这是早晚的事,请拭目以待。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如此邪恶的理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竟然仍然大行其道,无疑是一种倒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世界都震惊于1500名哈马斯少年伞兵的英勇就义,他们毫无悬念地全部牺牲,无一幸免。

何面对强大的以色列,他们毅然选择走向毁灭呢?要理解其中的原因,让我们先要思考一个问题。是他们热血到宁愿不要命争先恐后到战场上去舍命,还是他们的统治者打着宗教信仰的名义,鼓动、组织孩子们去干掉以色列来维护既得利益者?可悲的是,他们的统治者,都躲在阿联酋、卡塔尔的别墅里担着雪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以色列这一边,少年马坦·阿巴尔吉尔。在与哈马斯的激战中,他和他的7名战友乘坐装甲车向哈马斯冲锋。被对方将手榴弹投掷进他们的车辆,面对危险,马坦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抱住手榴弹,壮烈赴死。

战争还让女人也卷入其中。以色列少女拉维特,看上去很阳光的样子,就是她,亲手击毙了三名巴勒斯坦枪手后,被击毙。在她最美的花季里,为了这场可怕的战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可怕的战争毁了多少家庭,到目前为止已有上万人伤亡,多国公民也因为这场战争而付出了生命。我们痛恨战争,渴望和平。

这次冲突是犹太与伊斯兰民族,长期教义相左的总爆发。巴以两国在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意见不睦,造成根深蒂固历史恩怨,另外,加之大国干涉,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在其教内,不明其教义,但是,任何一种宗教,不都应以教人向善为主旨吗?能够征服世界的,不是刀剑而是慈悲。

搅乱人类和平的,无非是宗教和政治,政治尚可谈,宗教最不可调和。取消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组建一个多民族国家,就像中国一样,多民族和谐相处,才能彻底解决以巴争端。否则,以巴仇恨,一万年都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