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产生代沟的原因,往往由双方对事物的价值认同所决定,无论是父辈们视若珍宝的玻璃球、武侠小说、滚铁环,还是小辈们新兴的玩物——电子游戏,即便同样是“玩具”,却常常会被老一辈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儿时的至爱之物被轻易否决,成为了长大成人后挥之不去的遗憾。

然而还是有不少父母愿意尊重孩子的意愿的,像这位抖音博主发布的亲子互动视频,就让小编为之动容。视频的内容很简单,讲述了一位40岁的母亲在了解孩子喜欢玩《蛋仔派对》后,选择投身其中与孩子同乐的故事。同时小编也发现,很多家长更愿意选择《蛋仔派对》作为家庭电子游戏,缘何《蛋仔派对》有着打破两辈人沟通壁垒的魔力,且更受宝爸宝妈们的青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画面表现来看,与市场上主流的写实游戏画风相比,《蛋仔派对》的画风更贴近积木的质感,视觉感受更为柔和些,跟《马造》、《健身环大冒险》、《人类一败涂地》等传统认知中的“家庭游戏”是比较贴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蛋仔派对》的核心玩法以“休闲+竞技比赛”为主,例如“揪出捣蛋鬼”玩法,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捉迷藏一样,简直就是小孩子游戏的“赛博复刻版”。另外,《蛋仔派对》为了突出休闲竞技的属性,小蛋仔们在比赛中产生的最直接冲突,也仅停留在抱抱、嬉闹,就如同顽皮的小孩们互相嬉戏一般。所以相比于“车枪球”等充满侵略性的战斗游戏,蛋仔这种休闲竞技的玩法更像是“益智游戏”,反而更容易被家长们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的小孩子也许更喜欢线下玩闹,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联机互动反而逐渐成为孩子社交的主流,这也引起不少家长的担忧,担心网络监管的力度不足,容易让孩子们接触到不良内容变成“坏孩子”。而《蛋仔派对》的对策则是,提供更安全、更具监管力度的社交环境,因此避免了大量不良网络词汇涌入孩子的精神世界。如果有人钻空子在公屏散播污言秽语,玩家还可以直接点击公屏左上角进行举报,小编试了一下,《蛋仔派对》的举报系统响应速度还是挺快的。可以看出《蛋仔派对》有着比较友善的社交环境,同时严格的社交监管机制,也让不少家长能放心地与孩子一起畅游蛋仔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曾经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宝爸宝妈,“权威式”教育的占比缓缓下降,“和孩子做朋友”的思潮正在不断扩大,而《蛋仔派对》则提供了“亲子交朋友”的场景,更容易让放下彼此的“刻板身份”,不是教练、不是老师,而是互相比赛的劲敌与朋友,心身愉快地参与到游戏中。另外《蛋仔派对》的UGC玩法——乐园工坊提供了更具教育意义的亲子互动场所,在这里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像拼接积木一样,用各种组件构筑出一幅风和日丽的森林三岔路图;或是跟孩子一起在蛋仔教室里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轻松愉悦的交友场景的加持下,孩子能放下辈分隔阂,家长也可以趁机深入了解孩子的喜好,在亲子游玩中得到灵魂的交流,了解彼此的核心需求,在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里,获得共同的成长。

总的来说,《蛋仔派对》有着不错的益智和教育意义,提供了更适合新生代亲子的社交场所,在亲子游戏普遍匮乏的国内市场里,《蛋仔派对》的横空出世也在无形中履行了社会义务与责任,算得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小编衷心希望《蛋仔派对》能延续这股势头,继续开拓一些适合亲子互动的正能量玩法,同时也期待其他厂商能像《蛋仔派对》一样,把目光投放在家庭游戏市场上,共同构筑国产家庭游戏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