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真实事件进行虚构改编,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1971年,“九一三”事件结束后,毛主席因为失误的用人决策,身体和心理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人也越发苍老。
尽管身体大不如前,但他对政坛,以及身后事的走向,依然保持着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对身边的领导干部,作出了精准的预判。
毛主席敏锐的观察力,一直异于常人,多次精准的判断出了国际走向。1916他曾说,中日两国二十年间,必将爆发大战,1919年又一次预言,德国和日本将祸乱世界。可以肯定的是,毛主席是拥有顶尖格局,和超凡视野的战略大师。
毛主席晚年时再一次预言:将来谁也压不住邓小平。
这是毛主席对邓小平能力的高度肯定。正如毛主席所言,经过三起三落之后,邓小平成为了领导集团的核心。
晚年邓小平接受采访时,他自己曾主动谈到这段历史,打趣的说:“我也算经过三起三落了。”
毛泽东在很早的时候,就和邓小平建立了浓厚的革命感情,在苏区时期,他们一起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个时候,毛主席与邓小平的理念,几乎是一样的。
三十年代初,在中央苏区,博古等人提出城市中心论,邓小平坚定的站在毛主席一侧,支持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为此,邓小平江西省委宣传部长,以及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职位被撤销,甚至被关进监狱,邓小平一行人,受到了严重的处分和警告。
直到遵义会议召开,邓小平的“一落”才落下帷幕。
邓小平的第二落,据他后来回忆,那是他一生中最苦难的日子,不被外界认可,身体和内心也受着煎熬。
那时,毛主席与邓小平二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上,有所不同。毛主席对他有了一些不满,“他什么事都不找我,对我是,敬而远之。”
1969年,邓小平身上的职务被免去,下放参加劳动。
一家老小也被下放到,江西新建的一处拖拉机修造厂。那时的邓小平,已经六十五岁了,他们在那里参加劳动,任务多,工作量大,早上能有稀饭喝就满足了,平时吃饭也很少见到肉。
那段灰暗的时期,比起身体上的劳累,邓小平内心上受的煎熬,使他痛苦百倍。
这件事到了1971年,终于迎来了转机。
“九一三”后,毛主席压力倍增,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不幸的是,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癌症,周总理和毛主席身上的担子,急切的需要值得信赖、有能力的人来分担。
8月3日,邓小平反复斟酌后,给毛主席去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
邓小平亲切地问候了毛主席的健康状况,随后谈到了这三年来,在拖拉机厂的工作总结,以及感想。
信件的最后,邓小平提到,自己想减轻毛主席身上的担子,下放期间,对新中国的建设也有了一些设想,希望为国家和人民,多做工作几年。
这封信件,是极需要勇气的。
在北京的毛主席,收到邓小平的来信后,却是异常的高兴。1973年3月,邓小平受邀去到中南海,在游泳池,他见到了已经近七个年头,没有见过的毛泽东。
两人久违的交谈中,邓小平乐观地说,这些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他一直“跟到”党走,铆足劲头等待党的召唤。
这场磨难,在毛主席的举荐和支持下,走向了起回。
恢复职位后的邓小平,1976年猝不及防的发生了第三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