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众多的地名

都承载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其中就有不少非常“实用”的地名

看一眼就能知道其历史来源

接下来,跟着文旅君一起

探寻西安地名背后的趣闻轶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板街,位于西安市新城区东大街西段北侧,与骡马市隔东大街相望,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这条街虽然只有二百多米,但却见证了自唐代以后西安商业发展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以食为天,关中以面食为主,擀面就离不开案板。“案板街”,顾名思义,清顺治年间,因此地有售案板店铺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条短短的街道其实经历了几次的更名,从水监改为居民区,后来又成为了监察院,可谓是风光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案板街先后有过“平安商场”“唐城百货”等大型百货卖场,成为那个时期人们的“购物天堂”。而今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商场已逐渐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路口西侧就是赫赫有名的易俗大剧院,更为这条古老的街巷浸染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几声秦腔袅袅传来,为西安人送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板街路不长,历史文化却绵长。如今,整条街上早已不见售卖案板的踪影,但是街上林林总总的店铺,依然延续着旧时的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市碑林区藏着一条集历史、时尚和烟火气为一体的夜游特色街区——粉巷,这条街东起南大街,西到南院门,翻开“粉巷”的历史,这条仅有300余米长的街巷,曾被各行各业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西安市地名志》记载,明末清初,因此街面粉作坊较多而得名“粉巷”。关于“粉巷”得名的原因,民间也有说这里曾是卖胭脂水粉的地方......不过这些都印证着粉巷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繁华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1930年,西安约有9万人口,这些人口主要居住在南院门、五味什字、粉巷一带,而人口集中地区的米面市场也随之兴盛,粉巷因此成为西安三大粮食市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西安老街巷》记载,粉巷西口路南曾是商务印书馆和西安市第一医院的所在地。《西京要览》记载,民国时期,不论是传统的银号,还是新型的银行,在粉巷都能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巷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变迁,粉巷的“商业韵味”并没有消失,反而被时间赋予了更多可能。这里成为了爱好时尚元素的年轻人、吃货达人的一片小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粉巷,在时光的长河中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自己的气质,但它依旧是那条被大家喜爱、青睐的街道,连接着相隔千年的西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市碑林区有两条历史悠久的木头市街,从明清时期直到解放前后,这里一直是西安城内木器、枋板等木材的制作地和销售市场,且由此得名。民国年间,以南大街作为分界线,分东、西两个木头市

木头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木头市,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全长890米。宋时,这里称为“菜市”,金时则称“草场”,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而西木头市,全长320米,因与“东木头市”相对,故名“西木头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东木头市,相信它可以唤起很多老西安人的记忆。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东起端履门,西至安居巷北口……民国年间,四牌楼与西面东木头市连为一街,合成东木头市,今仍沿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至今,东木头市这里就属于市井之地,虽然早已没有当年木材作坊的影子,但最地道的西安美食便藏在这市井小巷之中,小吃琳琅满目,来这里一定不要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炮房街,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城东门外,东关正街路北,全长600多米,是东关历史悠久的老街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炮房街”取名的由来,不得不提起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爆竹,古人用火点燃竹子,用发出巨大的声音来吓跑凶猛的野兽。明清时期,这条街正是纸炮作坊的聚集地,因此得名“炮房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明清西安词典》记载,明代的炮房街上,多开有纸炮作坊,街道便因此得名。而追溯炮房街的“火爆”历史,事实上不仅是明清时期,从民国到解放后,这里仍有多家纸炮作坊经营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这里仿佛能够看到昔日认真做纸炮的人们,用勤劳朴实的双手搓出一挂挂红艳艳的鞭炮,这大概就是炮房街最美好的时代印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炭市街,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南起东大街,北至西一路。清朝时期,供热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这条街只是一条堆放煤炭的无名小巷。后因售卖煤炭、盐碱、副食品居多,便被人们叫做“炭市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炭市街”最早形成于唐朝的西市,唐代白居易所作《卖炭翁》可资考证,随后逐渐演变北迁至现在的位置。历经唐、宋、明1400多年历史演变,作为历史名街名市的“炭市街”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进步,“炭市”慢慢朝水产、海鲜、干果零售市场演变。提起这里,老西安人会将它和海鲜批发市场划个等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炭市街旧照

如今仍有一些城里的老西安人习惯到炭市街购买水产,他们在这里找到昔日炭市街的味道,找寻着老西安的记忆。浓烈的海鲜味将这里淹没,时光仿佛也回到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数千年积攒下来的地名

内涵丰富、趣味十足

走在被岁月打磨光滑的街巷中

看历史在这座古城遗留下的痕迹

聆听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你觉得西安最有意思的地名是哪个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编辑:王瀞瑶

视觉:祖 宁

责校:王蓉静

审核:杨海雄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文旅君会及时审核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