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房等区域已经全部完工;工程市政管线、道路施工完成95%,园林施工完成85%;消防设备正进行联调,室内装修进入末端收尾阶段……截至目前,北京最大的在建医院——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内完工并交付院方进行医疗设备安装,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部宋庄镇,紧邻河北廊坊北三县,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0层。包括总床位数1300张,开诊后日门急诊量可达6500人。

医院里的“小”巧思

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刚踏入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大。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主要分两个区域,北区医疗综合楼,包含门诊、医技、住院、急诊、感染等功能区域;南区分为教学宿舍楼、会议中心、科研楼、动物实验楼四个单体,同时配套有污水处理站、液氧站、急救站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将为患者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覆盖疾病全过程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综合楼门诊部前,一个大石头矗立在此,工人们正在施工,铺设路面。进入门诊大厅,13米挑高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内部主体钢结构支架纵横交错、尽收眼底,地面还未全部铺设瓷砖。

门诊部4层共设置16个诊区,部分诊区目前已装修完毕,静待医疗器械和家具入场。在诊室门口的候诊区,有长凳和半圆形的长凳,也会布置一些绿植,方便日后看诊市民能够在舒适的环境里等待就诊。

天花板上的弧形曲线造型设计营造出一种舒适美,自然立体,凸显空间层次感,走廊上方是条形灯,凳子上方是小圆灯,整个空间,暖黄色和桃木色搭配的软装让人心情放松。

诊室内,普通诊床、办公桌、椅子、凳子、洗手池、镜子已到位,而且有整面墙是窗户,采光好,通透。

医技楼的设计也很有小巧思,淡蓝为主色调的顶级洁净综合手术室引人注目,样板间内手术用的吊塔、无影灯等医疗设备已安装完成。

天花板中央是“蓝天”,有一面墙壁是蓝色调的风景画,这些有意思的设计都是为了在漫长的手术过程中,缓解医生的疲惫。

住院楼紧挨着医技楼及门诊楼,病房具有治疗、康复等多重功能,是患者停留时间最长的医疗空间,且大部分的医疗护理服务均在此进行。现代医院病房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包含患者与医护人员两部分。

住院部前台护士站,有一个物流传送轨道。据了解,这是智能轨道物流系统,它可以通过自动导车将药品从中心药房直接送到病房。轨道通向墙壁,里面埋藏着导车上下楼层的竖井。通过这些在医院中或明或暗的轨道,药品无须再经过人工传递,就会直接送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中。除了药房和病房,还可以为手术室、门诊药房、检校中心等区域供药。

不仅如此,综合楼中还有另一套自动物流系统,它们多出现在检测室,由管道井连接,中间是可以打开的隔板,一侧装着面板。与运送药品的轨道物流不同,自动物流系统的主要对象是血样、尿样等液体样本,在将样本放入传送室后,再通过空气压缩机抽取,从取样室快速、安全地将液体样本传送到检验室。

全程智能化系统控制,将极大限度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的有效调配。提升院内医用物品的运送效率,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快速的医疗服务,极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病房墙外的扶手方便病人日常行动,暖色调的搭配也让病人放松。

优化就诊流程

从挂号到缴费直线距离60米以内

从医院南门进入,绕过教学楼,走到门诊部,记者用时约5分钟,难道以后看诊要走这么远?据介绍,未来门诊部对面将设置医院东大门,以后市民从东大门进医院便可直接到门诊。同时,为了让患者少走路,院区内部也下足了功夫,制定了出入口分流、楼内步行圈和急诊直达梯三套方案。

靠近门诊楼一侧的东侧入口作为门诊入口,前往门诊就医的患者进入医院后,可以在此领取挂号单并办理相关手续,之后乘坐直达电梯前往挂号台。院区西北侧为急诊入口,西侧为住院入口,前往急诊就医和住、出院相关的患者与家属可以分别就近抵达目的地。

在医疗综合楼中规划了5个1分钟步行圈,范围涵盖门诊部、急诊部、手术室、住院部四大部分,每个步行圈的直线距离都保证在60米以内,对于在门诊就医的患者来说,2分钟内就可以实现从挂号、化验到就医、缴费的就诊全流程。

据了解,安贞医院是以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通州院区定位为“强专科、优综合”,旨在重塑心内、心外科学科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启动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的器官系统学科改革。

与朝阳院区“大综合、小专科”定位不同,通州院区将主要承担为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人群提供心血管相关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救治,以及周边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等医疗功能,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及群众健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医疗保障。

目前,医院正在进行装饰首尾、几点调试以及园林施工,北京城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项目工程师付鸣介绍:“今年年底达到竣工的条件,2024年上半年医院可以开诊。”

来源:北青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