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码字时,酷我播放器播放了一首张晓涵的《字正腔圆》,还蛮好听的,其中有一句歌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竟然也能让我联想到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同时,也想起了另一个字:“睢”。它们仅一笔之差。
“睢雎”是两个不常见的汉字,它们的读音和含义都有一些特殊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睢”字。

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huī,一种是suī。

它们的意思也不同。

读huī的时候,这个字的本意是一个动词,表示抬头怒视,就是生气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人,引申为形容词,表示仰目或者欢乐的样子。

比如说,“肝人之肉,暴戾恣睢”,“万众睢睢,惊怪连日”,“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等等。

这些都是古诗文中的用法,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了。

读suī的时候,“睢”是一个名词,表示水名、地名或者姓氏。

比如说,“睢水”,“睢县”,“睢氏”等等。这些都是和历史或者地理有关的名词,也不太常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雎”字呢?

这个字只有一种读音,就是jū。

关于这个字,朗朗上口的应该是这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雎鸠是一种水鸟,古人认为它们雌雄相爱,不离不弃,所以用它们来比喻恋人之间的情感。

同时,“雎”也作人姓氏与名字。“雎”字最出名的就是范雎了。

他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谋士,曾经参与了《 商鞅变法 》和《 赵高 弑秦二世 》等重大事件。

他的名字在史书中通常写作“范雎”,但也有写作“范睢”的。

这是因为“雎”和“睢”两个字在古代很容易混淆,它们都有一个“隹”部首,只是左边一个是“且”,一个是“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古籍中经常出现写错或者写变的情况。

那么,“范雎”的正确写法到底是哪一个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不同的史料和版本可能有不同的记载。

我们只能根据一些线索来推测。

一种说法是,“范雎”的本来写法应该是“范睢”,因为他的姓氏“范”源自赵国大夫食采于睢邑,而睢邑就在河南省睢县附近。

因此,“范睢”的名字可能也和睢水或者睢县有关。

另一种说法是,“范雎”的本来写法应该是“范雎”,因为他的名字可能来源于“雎鸠”这种鸟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雎鸠”在古代被视为忠贞不二的象征,比如《 关雎 》这首诗就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比喻恋人之间的情感。

“范雎”的名字可能也寓意了他对秦国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睢雎”这两个字一笔之差,却都有自己独特的读音和含义,所以,平时书写文字时,应该当严谨。

往往一笔之差,却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如果在读作姓氏时,由于这一笔之差,把别人的姓念错,实属尴尬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