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宫腔积液又称子宫积液,是指子宫腔内存在多少不等的液体,可表现为积血、积水等。

早孕期通过超声发现宫腔积液的情况,通常可分为生理性积液和病理性积液。

生理性宫腔积液:是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增大,血流迅速丰富,子宫内膜等因素形成少量的积液。常常是不伴有腹痛,腹胀,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的表现,一般这种情况可以不用治疗,在孕12周前大多可自行吸收。

病理性宫腔积液又称绒毛膜下血肿:是妊娠期间子宫壁和绒毛膜之间的血液聚集,它通常发生在妊娠的前20周内,主要的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阴道流血,伴或不伴有腹痛。

绒毛膜下血肿的处理:

1.非药物治疗: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心态,避免撞击、过度紧张,防止严重咳嗽和便秘,禁止同房,以免宫腔压力增大;保证足够的休息;

2.若孕早期提示黄体功能不足者可予孕激素支持黄体功能;

3.如果有腹痛宫缩者可考虑加用宫缩抑制剂,解痉药物等;

4.若有阴道流血伴感染迹象者,可考虑行血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相关感染指标检查,必要时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5.若出现免疫及凝血相关指标异常,根据病情需要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低分子肝素等;

6.伴活动性出血者,建议减少或停用抗凝药,必要时加用止血药;

7.必要时可中药辅助治疗;

8.定期超声监测血肿位置大小变化及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复查凝血及免疫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