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博主多年,经常会有“智商税”这个评论出现。
在国内市场很卷的场景下,需求被无限细分, 很多数码类别产品,或者说其他类别产品,有些本身场景就属于小众需求,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到。
以出现了很多年的屏幕挂灯为例,这类产品最早是明基先推出来的,现在很多品牌都跟进了,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屏幕挂灯和牌子,几百到一千各个价位都有,本身产品销量也相当可观。
可能你会觉得这玩意没技术含量,自己都可以DIY一个,确实自己DIY可以做到外观相似,在色温和显色性上也能做到较高水准,这也是市面上很多品牌可以做到相对较低的价格的原因。
或者你觉得这类产品用台灯替换就可以实现的效果,为什么非要单独弄个屏幕挂灯。
作为一个使用多年,各品牌也都接触过的屏幕挂灯用户,今天来聊聊屏幕挂灯这一类别产品。
为什么不用台灯和吸顶灯?
屏幕挂灯,字面意思就是挂在屏幕上使用的灯具,主要作用就是照亮显示器背景以降低显示器与背景环境强烈的明暗对比,从而降低视觉疲劳。
吸顶灯只能覆盖一定范围,尤其是有些桌面位于书架下方,照明范围会严重受限,也就谈不上降低显示器与背景环境强烈的明暗对比。
小面积光源的传统台灯覆盖范围有限,无论是左右放置都无法保证桌子两边明暗一致,会伤眼睛。
像是我6年前的最早桌面,就是这种小面积光源传统台灯,现在虽然这种造型台灯少了,但是用的基数还是挺大的。
大面积光源的台灯其实蛮好用,但是没考虑到很多场景,比如显示器超过了25英寸,或者显示器用了显示器支架,本身高度超过了台灯可以调节的最大高度。
亦或是台灯高度能达到显示器高度,但是没有位置预留给台灯,比如我最早的书房场景。
还是这张最早桌面,25寸的显示器加上普通的显示器支架就只够一点空间来放置屏幕挂灯。
目前也有很多台大面积光源灯具较长力臂,但是普遍最高高度为50cm,很多大尺寸显示器正常高度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值了。
比如上图这种常见的双臂圆形光源的台灯,为了保持一定倾斜照射角度,整个台灯实际高度大概也就是50cm不到,遇到显示器支架加上超过27寸的显示器,完全就不够用了。
当然现在也有变体大面积光源台灯和护眼落地灯(大路灯)这类产品,最大特征就是灯头位置很高,但是这些灯价格普遍超过了屏幕挂灯价格1~2倍,使用起来成本高。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
能用大面积光源台灯替代屏幕挂灯是挺好的,但是很多场景下台灯要么无位置安放、或者照明高度不够,尤其是当你的显示器为27寸以及以上。
变种大面积光源台灯或者大面积光源落地灯可以实现屏幕挂灯的作用,但是价格偏高。
吸顶灯在某些场景下照明范围受限,而且通常吸顶灯只能实现环境光照亮效果,桌子上还是需要一盏台灯的。
如果只是用于学习或者家中使用笔记本场景,那么大面积光源台灯则是可以替代屏幕挂灯的。
屏幕挂灯的优势是不占用桌面空间、不会被显示器挡住光线、在很多场景下能达成大面积光源台灯做不到的效果。
贵的屏幕挂灯和便宜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首先谈谈照明设备最核心的参数。
除去功能不谈,照明设备最核心的参数包含了色温、照度、显色指数、照射范围、照射均匀度,更专业的参数还有色容差、CQS、色域度Rg等参数。
而屏幕挂灯更多是用于桌面照明,最常用场景就是使用电脑,生产力、游戏、娱乐等。
相对来说,色温、照度、范围、显色指数、调节方式、以及最重要的非对称光路(不反光用途)、对于显示器的良好适配性则是屏幕挂灯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目前屏幕挂灯品牌有很多,但是明基始终是第一梯队,除了色温、照度、范围、显色指数、调节方式这些参数,具备非对称光路则是明基的最大优势,所以价格上也是第一梯队。
非对称光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幕不会反光。
屏幕挂灯因为位置的特殊原因,在挂载屏幕上方的时候,传统光路设计会导致屏幕反光,坐在电脑屏幕前,稍微动一下角度就能看到比较严重的反光,对于工作、学习、娱乐来说并不是很舒服的感觉。
我之前也用过几百块的其他品牌屏幕挂灯,因为非对称光路属于专利的原因,其他品牌不能使用接近的光路设计,所以无论怎么调节都有范围较大的反光光斑,比如下面这款没有采用非对称光路的屏幕挂灯。
顶部这个反射我还是尽量调整了角度,但是依旧能看到屏幕上较快夸张的光源反射。
所以很快我就把这个屏幕挂灯挂闲鱼了,虽然这个灯也做了一定设计,但是无法做到明基多个角度仅仅只有一条淡淡的反光线,总体对于使用体验感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不在乎这种反光体验,那到是可以尝试下其他品牌的屏幕挂灯,至少很多宣传非对称光路设计的产品其实做不到明基目前的表现。
目前明基主推的挂灯是推出来两年左右的第三代ScreenBar Halo。
它的非对称光路也是第二代设计了,相对Screenbar Plus,对于屏幕方向的光路抑制更好,第一代光路设计面向屏幕方向依旧有一些扩散,而二代光路基本杜绝了面向屏幕方向的扩散。
上图是我曾经书房的双屏配置桌面,这个角度看上去屏幕是没有任何反光的。
再换一个角度,这时候屏幕顶部能看到细细的光条,但是正常面对屏幕的时候除非是完全仰望以一个半躺姿势坐在椅子上,不然这根细反光也是基本看不到的。
因为ScreenBar Halo用起来很方便,我后续工作室的桌面也继续使用了ScreenBar Halo,环境光用吸顶灯照亮,而桌面的照明则由屏幕挂灯来实现。
屏幕挂灯本身本身就是长条形状,不管是明基还是其他品牌,在照明覆盖面上都有着不错的水准,ScreenBar Halo整体长度为50cm,其他品牌的屏幕挂灯也基本能做到45cm以上的长度,都能做到桌面较大范围的照射。
比如ScreenBar Halo单独开启后可以覆盖我这张1.8米长度的桌面。
家中书房的ScreenBar Halo同样也能覆盖1.9米的桌面,照度在45cm距离的时候中心最高照度能达到800lx,更高一些的场景下照度也能达到500lx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除了不对称光路、照度、覆盖范围,高端屏幕挂灯的显色指数一般在Ra95以上,而100多的屏幕挂灯,我还见过Ra指数仅为80。
在色温调节上,大部分屏幕挂灯都能做到2700K~6500K ANSI WHITE 8段式色温调节,少部分也能做到3000K~6000K 6段式色温调节,这点倒是差距不是特别大。
Halo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在重力适配器上增加了一个背灯。背灯看上去也不算什么稀奇玩意儿,很多都有。但是技术和设计理念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
首先要纠正一点,背灯不完全等于氛围灯。除了提升桌面的氛围感之外,平衡环境光差异才是背灯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当你在深夜关掉所有灯,只开屏幕挂灯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感觉到。
显示器本身带有一定亮度,现在靠屏幕挂灯打亮了桌面,除桌面之外靠近显示器的部分,包括显示器的左右方,尤其是后方依旧是暗角。所以严格来说,环境光差异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所以才需要一盏向显示器背后打的灯。
当然也不是能向后发光就行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明基在这一点上还是很看重数值标准的。根据ANSI的建议,优质的办公环境应该要达到任务与相邻环境之间亮度差异在3:1或1:3之内的标准,最差也要达到1:10。明基背灯则是按照这个标准研发,他们在灯珠的排布上采用了U型三向补光,外加专门制作的磨砂罩,因此可以达到直径近100cm的圆形的背光投射范围,所以显示器后方的区域不仅能够被照到,光照也是更均匀的。这一点在明基的新品上也有延续。
我最喜欢明基一直没有去做RGB功能,一个挂灯要RGB做什么呢,年龄到了一定时候,就很不喜欢花里胡哨的RGB灯光,简简单单清爽的功能就足矣。
此外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对比了,包括了无线控制、曲面屏兼容、外观这些,老实说,细节方面明基表现就非常强了,包括其他品牌极少涉及的笔记本挂灯,也是明基更胜一筹。
无线控制器方面明基是最有设计范的,无论是金属材质的运用,还是整体的科幻风格,人体感应功能配合一圈LED灯珠,瞬间格调就上去了,自动调光功能也是方便用户一键设定最佳补光功率和色温。
曲面屏的支持上,ScreenBar Halo也是单独做了一个适配器,其他品牌则几乎没看到类似的适配,相对对于曲面屏来说支持也比较一般。
此外金属灯壳的细节、包括重力枢轴夹柔光照明区域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一代的一些缺陷加以考虑,对比很多500价位以内的屏幕挂灯,设计感确实强了很多。
笔记本随行灯
屏幕挂灯一般常见于显示器使用,但其实还有另一个小众领域,笔记本挂灯,移动办公的照明需求就相对小众多了。
从明基时隔5年才推出第二代笔记本挂灯LaptopBar来看,也确实验证了小众,其他品牌方同样也很少出现这类产品。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是非常小众的需求,可以有各种不选择的理由,比如使用酒店的台灯、出差要轻便。
但其实我前几年经历过频繁出差,那时候经常会带着一代笔记本挂灯,使用频率确实还可以,毕竟酒店的台灯和照明条件大部分都不是特别好,我不想为了省钱而伤害视力,本身双肩包就已经很重了,也不差笔记本挂灯这一点重量。
事实上很多酒店的住宿环境可以,照明环节并不适合开展工作,以之前公司住宿为全季这类级别酒店为例,这也是商务差旅常见的配置了,照明环境特别优秀的并不多,虽然都是全季,但是良莠不齐。
相对于一代,二代缩小了体积,外观做了大改,USB供电改为磁吸移动电源供电,操控方式多了手势,提供了折叠和展开两种照明形态,并且提供了更小巧的收纳包。
对于现在屏幕越来越窄的笔记本来说,这种设计明显更合理一些,同时明基重新设计了笔记本挂灯的光路方式,不对称伞状光型,最重要的相对于显示器屏幕挂灯的非对称光路,核心区域需要有合理的照度,外围区域也需要有柔和一点的照度。
从实际体验来看,不对称伞状光型,主光为键盘区域那一块,30CM使用高度,中心亮度为700lx,周围光最边缘亮度也能达到300lx,这样就算在暗光环境,也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周围环境光。
因为脱离了“挂”这样的方式。这次明基的命名改为了【笔记本随行灯】,确实也很符合新品的使用场景。明基憋了5年才来的新品,完全打破了前一代的设计思路,在竞品仿品越来越多,市场更卷价格的情境下,明基还是闷头做设计、做创新,价格也还是保持一贯的高位,也是一种难得的坚持。
总结一下
需求才是产品第一推动力,而功能体验则是产品第一核心因素,屏幕挂灯无论从需求还是功能体验上,都有着适合的人群和适用场景,传统的台灯完全可以被淘汰,相对大面积光源的台灯和落地护眼灯,屏幕挂灯依旧有着占地面积小、能匹配几乎全部场景的优势,落地护眼灯更适合孩子学习或者纯伏案工作者。
屏幕挂灯这些年也卷的厉害,有些和很多台灯价格也差不多,谈不上智商税。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屏幕挂灯,明基都提供了第一梯队的外观设计和内在功能体验,虽然价格也是第一梯队,但是确实很好用,也是以较高成本满足了小众的需求,有需求的人可以为之买单,不需要的人不买就是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