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前,小雷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道各位差友有没有动过整一台NAS的念头?

我还真有想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我来说,会动这个念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我还可以把从网上下载的各类学习资料和影视资源全放在NAS上,这样一来,在做到多设备远程访问的同时,也不用担心这些资源会被和谐,比近年来审核强度愈发严苛的百度网盘那是好用多了。

其二,今年年初腾讯、优酷、爱奇艺联手上演的好戏,让我对视频平台的电视会员置信度瞬间跌到了冰点,与其继续每年花大几百块钱倒腾这些并不好用的会员,建立一个自己的视频库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家庭网络的普及,如今NAS已经开始进入家庭网络,被很多数码玩家、甚至普通家庭所接受。

如今,NAS似乎不再局限于小众市场,不仅有群晖、威联通、铁威马等一众老品牌在持续耕耘,还催生出类似联想、绿联、海康威视这样的新晋品牌,甚至于连华为这样的巨头都迫不及待地推出了自己的华为家庭存储,只可惜4999元的起步价让人直呼消费不起。

那么,有没有更适合普通消费者的NAS产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10月19日讯,今天下午,极空间在北京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重磅产品——颠覆性旗舰级NAS 极空间Z423,内在全面升级的极空间Z4 Pro,以及在目前业内颇具创新性质的极空间T2数据魔盒。

你别说,这几款新产品,还真值得说道说道。

用过NAS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所谓的NAS,其实就是一种以全天候提供可以通过网络存取的硬盘空间为目标,被灌以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之名的低功耗计算机类产品。

既然是计算机类产品,那就必然存在着CPU、GPU、ROM、RAM等一系列令人熟悉的硬件参数。

只是在传统的NAS市场中,这类硬件参数往往不会成为厂商们宣传的重点,因为绝大部分传统NAS厂商都会在能够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得以运用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配置

而极空间的思路,和传统厂商多少有些不同。

比如今天最新出场的极空间Z423(旗舰版),就用上了AMD的R75825U处理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单看硬件参数的话,R75825U似乎就是一颗平平无奇的笔电端低功耗处理器,基于 Zen 3微架构的八核十六线程CPU,搭配上一颗继承自R7 4800U的Vega 8核显,仅此而已。

但是和同类产品对比的话,你会发现——

在这个市面上充斥着赛扬N5095、速龙4核 CPU的年代,R75825U真是一划时代的CPU。

搭配上预装的32GB内存(可扩展),这款产品俨然成为了当前性能最强的私有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有的人可能就要问了,我一个NAS要这么高性能的处理器干什么?

我不知道你能拿来干什么,我只知道R7 5825U解码4K杜比视界影片应该是不会卡了,Windows虚拟机也能派上大用场了。

不仅如此,极空间Z423(旗舰版)还提供了八个硬盘位——

其中包括了4个SATA接口(SATA 3 6Gbps,支持2.5/3.5英寸硬盘,最大支持单盘22T/7200转)和4个M.2接口(16GT/s,M.2 NVMe 2280,不支持PCIE 4.0)的八个硬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我不好评价,但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对八盘位概念的一次革新。

其他方面,更加稳定的降噪机身设计,1*eSATA接口、3*USB 3.2接口(1个C口、2个A口),1*HDMI 2.1接口,还有2*10GbE RJ-45万兆口、1*1GbE RJ-45千兆口,反正都没落下。

最重要的是,极空间Z423集成了一个专用的UPS U2600T电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这回再也不用被传统NAS爱好者嘲笑,说我用的就是个互联网机顶盒了。

对了,这玩意的定价是6299元,双11的首发特惠价是5999元,希望一步到位的大伙反正是有福了。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这个水平的NAS,我们不妨把目光往下看看。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极空间几乎每年都会发布一款被冠以Z4名号的产品,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这款全新的产品,名为极空间Z4 Pr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事实上,如果按照2020年发布的初代Z4开始算起,这已经是极空间发布的第四台被冠以「Z4」之名的产品了。

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命名困难症」吧。

从外观上看,极空间Z4 Pro和前面几代不能说是十分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不过外观没变,并不代表产品力没有提升,甚至可以说极空间Z4 Pro除了外观设计以外几乎全变了。

新的降噪结构?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备受诟病的SSD设计?改了!

产品性能?这次也升级了!

不管怎么看,标准版采用Intel N97、性能版采用i3 N305的行为,对于其他厂商来说属实有些降维打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至于为啥只有一根内存……

那得问英特尔,因为Intel N系列本身就是不支持双通道内存的。

价格方面,极空间Z4 Pro标准版8GB售价2799元,标准版16GB售价3099元,性能版16GB售价399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双11期间,售价分别来到2499元,2799元、3499元。

和目前在售的极空间Z4s比较的话,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加量不加价」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压轴好戏——极空间T2随身数据魔盒。

和我们印象中的NAS不同,极空间T2的机身格外小巧,而其主打的是所谓「便携存储分享」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简单来说,如果你将它作为一个单纯的存储设备,那么极空间T2就只是一个可以容纳两块PCIE 3.0 SSD的硬盘盒。

当你将其接入网络环境,那么极空间T2就会瞬间化身为当前网络内的NAS存储设备,让多名用户可以同时存取调用T2上的文件。

当你将其接入显示设备,就可以打开T2上面的各种视频/文档,随时都能充当你的会议助手、Mini蓝光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而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极空间T2甚至支持SD/TF (自配卡套) 卡的直接读写,旅行拍摄再无压力。

这玩意的独特性,甚至很难让人在市面上找到类似的产品。

不过,如此袖珍的产品,在参数上难免会有些妥协。

ARM架构的RK3568 四核处理器,虽然足够应付很多日常办公场景,但是读图、文档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支持PD供电虽然很好,但是缺少内置电源让人对文档的安全性会有些疑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雷科技)

最后,无盘版1999元,4TB存储版3299元的价格,确实有点小贵。

即便双十一首发特惠100元,个人还是建议感兴趣的消费者在深思熟虑后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