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研智观

智能文化旅游

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

01

热点聚焦

2023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将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10月20日至22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会同市商务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园林绿化局、中国旅行社协会等单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2023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消博会”)。目前,北京消博会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开馆仪式将于10月20日上午举行。

据介绍,北京消博会是在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成功举办九届基础上扩容升级而来,致力于打造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居于全国前列、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文旅消费展会品牌。北京消博会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350余家文旅领域企业和机构参与。届时,法国、塞尔维亚、巴基斯坦、老挝、约旦、马里等18个国家的文旅机构和企业将参展。

2023北京消博会将重点突出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商品。首旅旅行、携程旅游、众信旅游将推出“消博会旅游季”特惠游线路。金蜗牛、微宿文旅、大浪文旅等创新型企业将展示最新款露营装备。上汽大通·房车生活家将实车呈现智能化行旅生活新潮流。杭州麦扑将呈现数字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和旅游目的地智能导览服务。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炫酷潮玩首钢园”、乐多港假日广场新场景、圆明园·拾光买卖街、“融懿国风馆”等将联袂登场,展现创新特色的时尚消费新场景。特斯拉与“北京礼物”联合推出展会限定款文创产品。泡泡玛特与“北京礼物”首次联合发布限定款联名礼盒。天坛公园、北京市珐琅厂、全聚德、国图创新、牡丹电子等知名单位及企业将带来全新旅游商品,首发多款文创新品以及限量款IP联名潮品。备受关注的“第二批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和“第二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也将在消博会现场举行授牌仪式。(中国旅游新闻网)

福建加快构建数字文旅发展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网信办、省数字办、龙岩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福建省数字文旅工作推进会近日在龙岩市永定区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推进会是福建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福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和务实的举措,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进会上,主办方举办了“景区交易数据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依托单位授牌仪式、“畅游八闽”平台重构提升2.0版本上线仪式,发布了智慧景区、数字文旅应用场景示范案例和智能导览建设典型案例等一批数字文旅建设新成果;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就数字文旅建设成果进行交流发言。推进会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清新福建 数智文旅”福建数字文旅主题展、福建数字文旅新技术应用分享会。永定土楼举行沉浸式数字文旅项目“天涯明月刀”落成仪式,并上演“天涯共此楼”文艺演出。(中国旅游报)

02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务院办公厅9月27日印发了《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为推动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措施》,文化和旅游部于10月17日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要求,充分认识落实《若干措施》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措施》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新形势,把握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准确理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明确各地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上来。

通知还要求,切实做好《若干措施》的学习宣传,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若干措施》及政策解读,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研究制定《若干措施》的落实方案,形成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落实《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并纳入本单位下一步重点工作,确保相关部署有安排、有行动、落得实;加强协同联动,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对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盘活闲置旅游项目、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支持旅游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保障等涉及多部门职能的政策举措,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强化组织实施,加快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当前工作重要位置,抢抓机遇,担当实干,强化改革创新,引导旅游业市场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速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辽宁省出台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文旅产业振兴发展有关部署,近日省财政配合省文旅厅制定并印发《辽宁省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财政支持政策措施涉及培育壮大文旅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创建文旅品牌、支持扩大消费等方面。一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大型文旅企业来辽投资,支持培育龙头骨干文旅企业,对新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或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文旅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补。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采取申办遴选方式确定每年全省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城市,给予5000万元文旅发展相关补助,实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效果。三是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对新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等称号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到1000万不等的奖补,支持旅游资源进一步升级。四是支持扩大消费能级。对新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称号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到500万不等的奖补,带动文旅消费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辽宁省财政厅)

03

实践动态

智能网联技术赋能文旅建设 百度苏州Apollo Park开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值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举办之际,昨天,百度苏州Apollo Park正式开园。活动现场,太湖自动驾驶文旅专线启动,太湖自动驾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助力苏州智能网联技术与智慧文旅建设有效融合。

百度苏州Apollo Park位于太湖生态岛,总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是秉承百度智能科技平台的生态活力,创造性融合百度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行业领先技术和产品,打造而成的以“车—路—云—图”为核心的智能网联生态基地。

当天,太湖自动驾驶文旅专线启动。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江苏省总经理徐伟介绍,未来,市民游客可以乘坐无人驾驶巴士游览太湖美景,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日常出行,还可以在景区的无人售卖车上购买商品和美食。“通过‘智慧文旅+智能网联’,可以有效串联岛上丰富的文旅场景,给市民游客提供便利。”徐伟说。未来,苏州Apollo Park将基于全域自动驾驶,依托吴中智能网联建设和太湖文旅品牌优势,以“一园、一岛、全场景”的模式,立足生态岛、面向全世界,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并与太湖特色文旅、生活服务、生产服务等相关业态结合,实现智能网联技术与智慧文旅建设的“双智”融合创新应用。(苏州日报)

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让群众“乐游南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宁市着力推进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智慧文旅平台“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项目已上线运营近4年,成效良好。

“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依托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游客提供实时文旅服务资讯、在线预订、景区导览、旅游直通车、预约入园等一站式线上服务功能。

截至今年8月,“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累计用户量达110万人次,上线旅游服务产品3000多个,累计订单量120万单,旅游直通车运行近4万班次,累计输送游客达15万人次,实现了交通、购物、研学、乡村游等一键“文旅+”。2021年,“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智慧旅游典型案例,特色旅游景点可视化定位、智慧旅游线路推荐功能和社交分享功能基本实现,数字文旅服务基础初步夯实。

在“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进南宁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技术,整合市、县两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参照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标准,建设南宁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南宁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将推动数字技术与数字文化服务相融合,实现文化馆场预约、票务预订、活动开展、服务配送、资源服务、用户行为等智能化管理与运作,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形成反映当地文化、研学旅行、非遗等发展状况、构成和分布的可视化的“文化一张图”,同时将文化服务内容精准推送给不同需求的用户,有力提升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南宁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04

国际视

携手大道同行 文旅合作共赢——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之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年来,加强文旅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议题和共识,加强双多边旅游合作、提高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建立文化产业合作机制……系列措施增进了人民福祉,促进了文明交流对话。

这1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理解、减少分歧、巩固友谊、扩大合作,携手促进文化和旅游发展。目前,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与共建国家共同创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旅游城市联盟;启动实施“文化丝路”计划,广泛开展“欢乐春节”“你好!中国”“艺汇丝路”等重点品牌活动。中国还与文莱、柬埔寨、希腊、意大利、马来西亚、俄罗斯及东盟等共同举办文化年、旅游年,并在44个国家设立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其中共建国家32家,在18个国家设立20家旅游办事处,其中共建国家8家。

今年8月,在中国和南非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亲历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他告诉记者:“南非是最早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非洲国家之一,这让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很早就享受到了与中国合作的益处。这10年,南非旅游局针对中国游客偏好,丰富数字支付场景、推出智慧旅游平台,帮助中国游客获取南非旅游信息,提升旅游便捷度。未来,南非将加强务实对接,推动旅游合作走深走实。”(中国旅游报)

05

数据洞察

《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2023年夜间消费需求全面恢复 夜间出游意愿达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夜间消费需求全面恢复、夜间旅游供给持续扩容。2023年1—8月,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夜间出游意愿达95%。

报告对2023年1—8月夜间旅游情况进行了分析。从需求端来看,夜间旅游市场基础仍然稳固,夜间消费还有进一步拉升的空间,夜游产品的需求在增加;从供给侧来看,市场主体更加多元,投资趋于理性,投资项目更接近客源市场,所投资的夜间产品类型也更加丰富;且市场主体普遍认识到夜游产品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报告显示,2023年1—8月,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夜间游客规模平均恢复到2019年的110%;景区夜游较2019年恢复程度为144.5%。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有所增加,未来支付意愿强烈,近七成游客愿意为好产品增加更多支出。据携程数据,2023年暑期夜游产品销量较2019年增长692%,登高观夜景、夜间光影秀、游船游轮、街景夜游、演艺演出、美食酒吧、博物馆夜游等夜间创新玩法在夏日火爆。据驴妈妈数据,1—8月,平台预订夜游产品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游船、演艺、主题乐园夜场等夜游人次较2019年增长73%。(中国旅游新闻网)

为期5天,促成意向授权金额8200余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6日,为期5天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闭幕。本届非遗节共举办35项节会活动、579项子活动,来自国内及47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个非遗项目、6000余名代表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活动。本届非遗节,有38万余人次参与现场活动、产品销售额1273余万元、促成意向授权金额8200余万元、相关活动直播观看量235万人次、网络相关话题阅读量7658余万人次。

活动举办期间,天府大巡游、非遗成都论坛、四川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展、国际手工艺展、现代生活体验展、传统医药大会、巴蜀国际非遗美食周等活动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时隔12年后首次回归的天府大巡游在国际非遗博览园内进行表演,4万多名观众沿途观看,部分参演队伍还深入青羊区、双流区、武侯区等9个地点进行演出,观演人数超过2万人次。非遗成都论坛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的218名非遗专家学者参与,分享国际社会履约实践、深化非遗保护交流互鉴。(中国旅游新闻网)

编辑|陈泽玺

图片|网络

清研智谈

清研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