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一项针对全省汽修门店的信用评价考核结果。此次评价涉及6623家一类、二类整车维修企业,三类综合小修企业。其中评级为“好”的企业700家,“较好”企业2743家,“一般”企业2506家,“较差”企业628家,“差”企业46家。

值得一提是,本次评价可在官方推出的“四川汽车维修”小程序上查询结果,且大众可对消费过的汽修店打分,所有打分结果将在小程序内全部公开。这一创新也被网友们爱称为汽修行业的”大众点评“。

回过头看,四川省酝酿全新汽修店信用评价体系已一年有余。早在去年9月,四川省厅运局便举办相关视频工作培训会,对全省超200位汽车维修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解读了评价体系的试行实施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蓄谋已久“的评价体系升级,为汽修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评价主体多元

此前对于汽修店的评价主要由主管部门,即交通运输部门进行,新版评价体系应用后,评价主体将延展到安监、环保、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

评价内容精细化

此前的评价考核更多针对于企业经营内部管理。而新版评价体系则针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营管理、服务质量和社会责任5大板块30项指标严格开展考评。

评价结果动态化

“四川汽车维修”小程序上线后,消费者不仅能在车辆维修前查询到汽修店的门店位置、过往评价、维修价格等详细信息,维修完毕后还能查看具体更换维修了哪些零部件,费用清单并对门店和服务予以评价。也就是说,即使目前汽修店公示的评价为“好”,也可能因为消费者投诉降低评价等级。

评价管理人性化

当然,评价不能仅听一家之言。汽修店如对“差评”有异议,可随时申诉。另外也可通过商家页面提报“加分项”,如成为当地试点或示范等。

伴随着近年来“放管服”的持续深化,各类小微实体经济得到有效盘活,汽修行业也不例外。但“降低门槛”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其背后的核心是监管思路的转变。考核的重心,从之前的门店场地、设备、人员等基础条件,转变为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考核的责任,从之前的被动接收群众举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变为主动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让“黑心”商家无所遁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核维度及标准的变化,看似从“实”的硬件条件,转变为“虚”服务效果,但在老百姓的眼中却是从虚头巴脑、不明觉厉的“门店肌肉”,变成实实在在的优质体验。

对于广大汽修门店来说,“放管服”是行业大趋势。看似门槛降低,实则是引入更多竞争和鲶鱼。同时,各类如某某省汽车维修的APP、小程序等可能也将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汽修门店的经营重点也应更多放到如何更好利用数字化工具、规范化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