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今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一场会议之一。

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多项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会议为何重要?首先,目前的国际形势表明,中国新型工业化涉及的关键技术依旧受制于人,如高端芯片、数控机床等部件,此外,中国对外国的智能制造、开发平台等还有着较高的依存度。其次,欧美日韩等国产业链、供应链回迁本土,或者外迁东南亚、南亚等国,这些都会对中国产业链安全造成较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新型工业化,从国家战略来看,它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和“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而从个人来看的话,它则关乎经济、民生,和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

毫无疑问,新型工业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多维度交流合作,才能完成转型。

那么,中国现在有哪些企业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能更快的朝着新型工业化转型呢?央视财经在的报道特别提及了4家硬核科技公司,分别是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可见,在目前的新型工业化战略下,这4家公司就是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小米公司,它是坚持拓展海外市场的代表,2023年,其手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已经正式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据 Canalys全球智能手机报告,小米连续十三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持续领跑国产手机全球份额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米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它的自主创新能力。像最近热度很高的小米澎湃OS,就经过了七年的布局。此系统是小米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进行融合开发出来的,它的出现,意味着小米打造出了首款全天候全场景OS,同时这也是第一个以人为中心,形成人车家全场景闭环的操作系统,成为中国科技领跑全球「第二条路」的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小米等中国硬核科技公司的实力,还有数据显示: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从1万亿元提高到2万亿元用时8年,从2万亿元提高到3万亿元仅用时4年,这样的经费增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而这无疑也是加快中国进入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当然,中国转型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肯定不能做到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才能实现目标。像小米近期就明确提出新十年的战略目标: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技术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科技是最重要的,当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多维度拓展国际市场和资源,才能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自然也能加速让中国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