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上映了,原作者余华又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

事实上,他早就从之前那个写出无数中国人疾苦的名作家,慢慢蜕变成了年轻人的“知心潦草小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余华最瞩目的发言,应该是在《河边的错误》首映礼上,一如既往段子手上身。

余华说:“希望自己的书一直卖版权,自己可以一直赚版权费。”

而谈到当代年轻人压力时,他又给了金句,说“躺平是对卷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那个年代,如果没有卷成功,也不会被末位淘汰,但是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卷成功,就会有出局的风险 —— 当你累了之后,你肯定得躺平一下,躺平是对卷的治疗。“

余华一句话,全网在大笑中躺平。

1.

估计 30 年前,凭借《活着》一鸣惊人的余华自己都没想到,30 年后,会以 63 岁年龄成为年轻人中的新顶流。

当然,最离不开的就是这位文坛大佬的“躺平金句”。

余华的躺平梗,他很早的时候就自己 cue 到了。

他回答:“就是为了躺平。我当年努力地写小说,就是为了我想过上一种不被闹钟吵醒的生活 —— 所有的人,人生奋斗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希望生活里边没有闹钟。“

此前参加香港的一个论坛,余华又出金句:“人人都想躺平,退休算不算躺平!如果是!那躺平就是社会制度。”

被问到怎么看年轻人如今相信玄学?

余华说,“年轻人算命就是上进的表现,因为说你好的话你就会相信,就想自己的命运里边是不是还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在前面等着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此种种,让余华成为了年轻人的“嘴替”。

还有他最著名的“谈苦难”。

一部《活着》绘尽世间辛苦和苦难,但谈到苦难教育,余华的发言却让人印象深刻。

“苦难能避开就避开,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去经历苦难,太多的人经历了苦难之后依然没有成功,我觉得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鸡汤,但又喝不着,是假的。”

人为制造的毫无意义的苦,不值得歌颂。

年轻人爱余华,一是爱他的这种反差感。

27 岁就连续发表三部短篇小说,32 岁创作出 《活着》... 一系列作品,《鲜血梅花》《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唤》...妥妥的文坛大佬。

曾经以为是很有距离感的作家,如今却喜剧人效果拉满,让人惊喜又意想不到。

二是惊讶于,62 岁的作家余华身上,竟然找不到一丝说教味。

所谓说教味,无非就是试图让对方与自己的经验共情,而余华则反其道而行之,坦然承认时代的局限性,并且以一种平视的姿态,去关注人的困境,理解人的自然生活状态。

2.

说到这里,突然又想起,余华的“人间清醒“梗,估计只有李健才接得住。

余华和李健的友情,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

李健在最近一次音乐节上说了一段这样的话:“我希望所有的人能生活得简单轻松,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刚刚毕业的朋友,少经受挫折和磨难,希望你们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同样的意思,李健也在之前的采访时表达过,“我觉得年轻人现在很多困境,比我们当时都难 —— 三十而立是不正确的,三十很难立起的,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太着急。”

细数两个人颇有些相似的经历,的确都是“顶级凡尔赛”。

李健当年在清华表演才艺,只是为高考多加几分,结果直接被保送;

余华写书,只是当时不想做牙医上班,想有更自由的工作环境,没想到凭借《活着》一炮而红。

世俗上都功成名就的两个人,都没有以一种励志文的形式给大家打鸡血,而是坦然承认所受时代红利,并由此去认真体悟如今年轻人生活的困境 —— 且不论里面到底有用的成分有多少,情绪价值在此刻拉满了。

当然想必,一直是余华最忠实书粉的李健,创作和表达,也一定深深受到了这位老师兼朋友的影响。

3.

虽然余华如今说,很多来排队听他讲座的观众,未必都看过他的书。

但作家的表达,与他的作品,一定不可能完全分离。

李健是余华书的忠实粉丝,记得他之前讲读《文城》的感受,讲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震撼。 “讲一个人怎么活下去”。

的确余华的每一部小说,都是关于“活着”与“生存”,但比这更有意义的是第二层,或许也是我们记住余华的瞬间。

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活都很苦,而余华要讲的,除了还原沧海浮萍无力抵抗便只能忍受的苦,还有那一点对命运的抵抗 —— 这种抵抗不是嘶吼与呐喊,而是去记住那些温情和美好的瞬间。

《活着》是一部第一遍看会让人窒息的关于苦难的著作,但余华说福贵是个积极的人物。

最开始余华是用第三人称写《活着》的,但最后发现无法写下去。因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福贵的生活就是狼藉和残忍的。

“但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感受。“

于是你看到,在恢弘的时间里,福贵失去一切,败光家产,被拉去充壮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一次又一次上演。

但即便如此,在和家人的相处间,他能真实感受到幸福。

再看《许三观卖血记》,一生艰难奔波,悲悯怆然,但余华也同样不吝笔墨让人记住了那个最柔软的瞬间:许三观过生日时,他们 一家人在床上吞口水畅想许三观“用嘴炒出来的美食”的桥段。

看上去余华聊的是躺平,其实他和李健聊的是同一件事。

“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反复焦虑,但这些都不是你忘记眼下生活的理由”。

如鱼得水聊着躺平梗的余华,其实比谁都积极生活。

“越遇到困难就越意味着,命运在向你招手,带你们走向一个更好的地方,过去是已知的,将来是未知的。哪怕如今不怎么顺利,还有时间和将来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华的积极,不是顺应世俗观念,规章教条的积极:成功和幸福的定义,不是由别人来替你决定。

最近余华真的是太火了...

在韩国签售会,火到直接让当地人拿着号码牌通宵排队,火到韩国人想直接申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从写出致郁《活着》的作者到如今的“快乐梗王“余华,年岁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太多。

但其实更可能的答案是,余华还是那个余华,只不过,他把曾经贯穿于他文学作品里,对苦难的慧识,对人生的洒脱见解,从卷帙浩繁中摘离出来,打薄又浓缩,变成了金句、段子、还有与年轻人的沟通。

30 年前他是中国大众的心声,30 年后是 00 后的知心小狗,内核没变,变的只不过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