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钰泓一,通讯员通讯员张姝 陈彦西

“黑芝麻、白扁豆,紫苏黄连与青蒿……”10月21日上午,在欢快的童声合唱《本草歌》歌声中,首届“世界传统医药日暨2023年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

据介绍,本届文化宣传周活动从10月21日开始,至10月27日结束,旨在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营造浓厚的中医药发展氛围,打响“汉派”中医药文化品牌,推动全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岐黄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每个中医药人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活动传播湖北声音、武汉声音,擦亮“汉派”中医药文化品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

岐黄盛宴展“汉派”中医药风采

武汉市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厚,有健民、马应龙、国药中联等老字号中药“名企”,龙牡壮骨颗粒、八宝眼膏等“名药”,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应龙眼药制作技艺”“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和“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等“名技”,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21日,江岸区黎黄陂路活动现场,这些“汉派”中医药品牌纷纷亮家底秀魅力:在传统医药非遗展示和体验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技术、汉派骨伤诊疗技术、张唐法针刺手法、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等武汉市十余项国家、省市级中医药非遗项目荟萃,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马应龙药业、国药集团中联药业、健民集团等多家武汉市知名中医药企业也展出公司明星产品,为市民提供产品试用、特色体验及专业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中医医院国家级非遗“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现场展示。

“简、便、验、廉”是中医药传统特色。在活动现场,不少展位为市民提供药灸、刮痧、推拿、中药热奄包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候体验的市民排起了长队。市民刘先生表示,平时接触较多的是针灸和推拿,这次参加活动才知道,还有很多中医药治疗和保健手法疗效也很好,对祖国传统医学增添很多新认知。

义诊现场市民“赶集”把脉健康

活动现场的中医药义诊区,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等15家医疗机构的知名中医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面对面的问诊咨询服务。

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针灸科的义诊展位,红斑狼疮患者李女士找副主任医师王进军咨询,担心正在服用的药物品种太多、副作用太明显。王进军把脉问诊后,建议她调整治疗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来减少激素药物的使用。

71岁的陈爷爷则咨询,他近期经常双腿肿胀,皮肤有色素沉着,还经常发痒,膝关节也有些肿胀。小毛病一多,老人就弄不清看病该挂什么科。王进军耐心分析,目前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腿肿,可能与肾功能下降有关,建议先看肾病科,再申请皮肤科、风湿病科会诊,排查皮肤和关节的问题。

“好多大专家平时根本挂不上号,今天来看义诊蛮有收获,能直接和大专家面对面咨询。”陈爷爷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展台体验温灸刮痧。 记者王春岚 摄

在武汉儿童医院义诊展位,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与生殖医学中心联合参加义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咨询儿童保健问题。6岁男孩鼻炎犯了,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易巍推荐“鼻渊贴”,不打针、不吃药,孩子乐于接受。看完病,家长又坐到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彭祥炽面前,咨询生育二宝的优生优育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儿童医院医生接待义诊咨询。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义诊展位,中医减肥“黑科技”穴位埋线疗法广受关注。在穴位上埋线一次就能实现长效减肥效果,好几位市民跃跃欲试,中医科医生张梦忙提醒大家,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记得先到医院进行体质辨析,再接受中医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医生为市民进行艾灸合谷穴配合针灸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通讯员马遥遥 摄

推广中医药文化,娃娃也来参与

近年来,武汉市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1日活动现场,江汉区北湖小学、江岸区鄱阳街小学、硚口区崇仁燕园小学作为代表性学校,集中展示了包括小学生所作的中医药文创产品、中医药文化题材作品等活动成果,学生们扮演的小“药童”穿梭在黎黄陂路文化街区,为市民介绍本次文化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生变身“中医药推广大使”,为市民讲解中医药科普知识。记者王春岚 摄

“这幅画里用到很多菊花和甘草。过几天就是重阳节,重阳节也被称为‘菊花节’。菊花在中医药文化中被视为‘金花’,有利尿健脾、生津解渴功效;甘草可以调节药性,很多老中医在抓药时,会抓一把甘草放进去,原本药材性寒,加了甘草就能调和药性……”在北湖小学的展台,五(1)班学生刘羽洋正在为市民介绍剪贴画上用到的中药材。

她的同学、四(1)班学生李亚珂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这次展示的中草药剪贴画,就是由三、四年级同学创意制作而成,大家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神奇的中药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市民“打卡”中医药“名场面”。 记者王春岚 摄

“带孩子来涨见识,自己也跟着开眼界。”市民周先生说,在中医药文化周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自信,“希望能继续讲好‘汉派’中医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