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
丰收祭天
节日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举办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享宴祈寿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作品《西京杂记》在文字资料上,出现了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
赏菊饮酒
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记载“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赏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菊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记载“独在异乡为异,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已有了登高、插茱萸习俗的文字记载。

登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高

吃重阳糕、贴菊招吉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九月初一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风俗依旧盛行,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阳糕

老年节、敬老爱老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庆夔牛科技祝愿大家,人共菊花醉,温暖情意长!登高祈福寿,岁岁长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