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华裔徐若冰被拜登政府正式提名为负责研究与工程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这一决定让徐若冰当即成为公众焦点。

台独的支持者对此感到极度振奋,认为这是美国对台湾的坚定支持的象征,但这背后也暴露了台湾的“虚弱病”。

那么,徐若冰身为华人,为何能与美国军方建立如此密切的关系?台湾的“虚弱病”指的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徐若冰的家世

徐若冰的祖父是徐康良,年轻时的他,曾在南京中央军校接受教育,作为一名教员,徐康良本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

然而,当他目睹家国沦陷、战火纷飞,那颗炽热的心再也按捺不住。

他放下了书本,拾起了武器,誓要投身那场波澜壮阔的保家卫国之战。

为了提升自己的战斗力,徐康良毅然报名进入黄埔军校,随后更远赴美国深造,只为磨砺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空军战士。

他知道,新生的中国空军力量薄弱,需要有人站出来,扛起那份重任。

在严苛的训练中,他总是那个最勤奋的身影。

不论刮风下雨,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训练场上,身体和意志都经受着最严酷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驾驶模拟还是实战演练,徐康良都全情投入,常常训练到筋疲力尽。

正是这份坚持和勇气,让他在空军中成为了佼佼者,甚至成为首批驾驶苏联先进图波列夫轰炸机的飞行员,执行危险的战斗任务。

然而,现实的残酷超乎他的想象。

那个时期,中国空军在各方面都严重落后,装备陈旧,训练设施简陋,甚至飞行员的培训水平也远远不够。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飞行员在技术和经验上与世界强国有着天壤之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困境,空军只能求助于美国的专业教官进行培训。

在与美国教官的互动中,徐康良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飞行技巧,还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向美方教官请教,渴望了解更多飞行作战的秘诀。

1949年,解放战争刚刚结束,徐康良原以为可以享受安宁,却因身份原因不得不跟随蒋介石一同前往台湾。

他心中担心解放军南下后双方不免会展开战争,于是他打算将自己的子女送往当时更为安全的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9月28日,徐若冰出生了,那时她的父亲徐乃力年仅二十,刚刚进入西雅图大学的校园,决心深造中国近代史。他之所以沿着这条学术之路,是受内心深处对国家炽热忠诚的驱使。

年幼的他经历了国家最为动荡的岁月,日本侵略的阴影让他的家庭四处飘零,他亲眼见证了敌人的暴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跟随父母辗转于南昌、长沙、成都、昆明等多个城市,正是这一段艰难的旅程,让他更加坚定的想要研究好中国近代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台北完成大学学业后,觉得台湾已难容纳他的抱负,因此毅然选择海外求学。徐若冰在十岁那年随家人远赴美国,因此她对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记忆并不深刻。

徐家虽然家境优渥,徐若冰却未曾沉溺于富裕带来的舒适,而是勤奋向学,全靠个人努力,她不仅考入了多伦多大学,还在加州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拥有令人信服的学历背景和家族的影响力,徐若冰得以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最终身居美国工程院院士之位,并在军工领域担任重要职务。

徐若冰绝非花瓶一枚,她的才华得到了美国军方的高度认可。

她效力于雷神公司多年,这家公司是美国军工行业的巨擘,而能跻身其中的,都是实力非凡之辈。

进入雷神公司后,徐若冰主导电磁系统的研发工作,凭借一系列研究成就,她稳步攀升至副总裁的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从“F-35雷达之母”到最高国防部

凭借着非凡的科研才华,徐若冰带领其团队成功研发出体积小巧、隐身性能卓越的F-35战斗机雷达系统,这一突破性技术在美国空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在该项目中的关键贡献,徐若冰也获得了“F-35战机雷达之母”的美誉。

在以白人男性为主的国防科技领域,徐若冰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技术实力,成为了极少数取得突出成就的女性科学家之一。

同时,她的职业生涯并不局限于军事研究领域的高级管理岗位,她怀揣着更远大的抱负和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雷神公司积累丰富经验后,徐若冰选择加入空军委员会,这是一个汇聚顶尖科学家的团体,旨在为美国空军提供战略顾问服务,并直接向空军部长汇报工作。

徐若冰的工作表现卓越,自2005年起,她担任了该委员会的第19任主席,并在此期间建立了深厚的军事行业人脉。

2010年,徐若冰正式投身军界,担任美国陆军的军火采购顾问,并很快获得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青睐和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奥巴马的推荐下,她于2012年起开始在军界担任正式职务,出任助理部长,主管军备采购预算事务。

在与众多男性军官共事的环境中,徐若冰展现出自信而坚定的姿态。

她不仅仅是一个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科学家,还会亲自检验所采购的军事装备,确保其品质符合标准。

她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践派的工作风格赢得了同僚的广泛尊敬。更值得一提的是,徐若冰还全权负责了美国对台湾的军售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徐若冰对台湾持友好态度,并积极参与华裔社区的各种活动,致力于为华裔争取更多权利。

徐若冰的才华不仅得到了奥巴马的认可,现任总统拜登也对她赞誉有加,希望能够再次邀请她回归国防部,并赋予她更多重要的职责。

2021年4月27日,拜登正式提名徐若冰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主要负责科技研发和国防工程项目,特别是新一代高超音速武器等先进国防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此外,拜登还提名华裔Chris Lu出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管理与改革事务代表。

一旦美国参议院确认通过,徐若冰将成为五角大楼级别最高的女性军事官员,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亚裔国防部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台湾的“虚弱病”

当华裔徐若冰晋升为美国高级官员时,台湾的种种反响引人深思。

但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许多人似乎没有察觉到这一任命背后的讽刺,反而对徐若冰的升职感到有所荣耀。

对于一些大陆人士而言,徐若冰身为华裔,在美国政府中获得重要职务,无疑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而在台湾,不少人对徐若冰被任命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感到自豪,认为这象征着美国在精神上对台湾的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某种角度来看,徐若冰的存在似乎代表了台湾在美国政治核心的影响力。

她负责的军事销售,控制着台湾的生死线,她在美国政府的微妙位置,也反映出台湾在美国战略布局中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

这种奇怪的自豪感和“被支持的幻觉”在台湾民进党“立法委员”卢天麟的话语中表露无遗。

卢天麟在发言中指出,徐若冰的台湾背景使得拜登政府的此举显然是对台湾的一种支持,预示着未来美台之间的军事合作将会“愉快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徐若冰在10岁那年离开台湾前往美国,但她在台湾度过的十年时光,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台湾印记,但是对于那些非台独支持者和一些对情况理解不透的大陆民众来说,他们无需因徐若冰的任命感到自豪。

因为,那些年复一年地为美国效力,能够突破种族界限成为美国高级官员的华裔,他们实际上已成为了反华的先锋坦率地说,虽然你视他们为同胞,但他们内心并不真正将你视为同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台湾媒体看来,这位“老乡”对军事销售“非常熟悉并且友好”。

这种期待正反映出台湾的“虚弱病”——只能期盼依靠在美国的同胞。

但是,一个以研发和销售武器为业的人,怎能配得上“友善”一词?

武器是拿来夺取生命的!

表面上,徐若冰似乎能满足许多台湾方面的需求,但实际上,这位曾经的台湾之光,已经成为美国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她真的心怀对华裔的情感,对中国和她的故乡有着感情,她怎能坐拥五角大楼的重要位置?

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不存在所谓的“友善”,只有裸露的利益。

真正的友善和亲情,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言

近几年来,美国在我国的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其深层动机显而易见,无非是试图利用台湾问题阻碍我国的全面发展。

拜登挑选徐若冰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目的也只是使美国能够进一步赢得台湾民众的信任,从而加深他们对美国的向往,但两岸亲情不可分割,祖国的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