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机在波罗的海拦截美国轰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爆发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导致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联系中断,给德国制造业带来巨大损失。然而,由于美国的强力干预,即便有明确的利益动机、巧合行动和美国记者爆料确凿证据,相关调查也被迫无果而终。结果既不敢公布,也不允许国际调查或涉及俄罗斯的利益攸关方。因此,“北溪”管道爆炸案至今仍然充满着“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于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溪 2.0”神秘现身。在当地时间10月8日,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的“波罗的海连接器”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疑似爆炸,迫使芬兰紧急关闭管道。负责运营的天然气管道公司初步检查后表示,相关修复工作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10月10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天然气管道和海底通信电缆的损坏“很可能是外部活动造成的”。随即,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威胁,如果确认对波罗的海连接器进行袭击,将立即进行报复。芬兰、爱沙尼亚与俄罗斯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恶化。

随着普京宣布俄罗斯在黑海建立空天军常态战备巡航,这被解读为俄罗斯在威慑地中海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以制约美国支援以色列的行动。而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拉脱维亚总统林科维奇斯威胁称:“若证实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的天然气管道‘波罗的海连接器’是由俄罗斯导致的,北约应该封锁波罗的海,禁止俄罗斯船舶进入波罗的海。”这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拉脱维亚总统自己也明白,海上封锁被看作是战争行为。若北约封锁波罗的海,事实上可以被视为北约对俄罗斯宣战,甚至可以看作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而在当地时间10月20日,芬兰国家调查局表示,“波罗的海连接器”受损可能是由一艘俄罗斯船舶或第三方集装箱船导致。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所属的“Sevmorput”船舶否认与事件有关,称“毫无根据,船舶在事发地没有减速,也未发现任何异常或可疑情况”。至于第三方集装箱船舶,芬兰调查人员透露,一艘名为“新新北极熊”的挂着香港区旗的集装箱船,在航迹上与天然气管道受损的时间和地点相符。

这组北约走狗竟然企图一举两得,破坏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海底管道后,竟然还企图算计中国。这背后的动机显然是在升高对俄罗斯的压力之后,通过控制烈度,拉拢中国,制造中俄之间的猜疑,破坏两国的合作。然而,美北约机关是否深思熟虑,要中国下场容易,要中国离开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