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河边的错误》!一部反类型的荒诞现实主义文艺片,关于谋杀、集体、诗意与无望,影片结束时,好像自己也深深地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南方小镇的冰冷湖底。

电影的切入点是一起河边的谋杀,主角带领当地的警队循着线索侦查。不得不说被这个刑侦电影的开头欺骗,我前半程完全把自己套进类型片的思路,猜测凶手是谁,为证据链的突破口而雀跃。

直到中后盘死者接连出现却仍然毫无头绪,疯子在宛如吊绳般循环往复的《月光奏鸣曲》中,如同鬼魅的身影在河边和小巷中踱步,整部电影的叙事忽然如同散落一地的乒乓球——

这才意识到,原来谋杀案的真相竟是最不重要的事。

是啊,这部电影里无人真正关心命案。整部电影其实是自我实现与社会现实冲突的缩影,有人在诗与远方的愿景中哄堂大笑,有人目击了现场却置若罔闻,甚至连主角自己,在命案间隙,都挂心着自己那本找不到的立功证书。像是所有人的自我都在心底被扼杀,从此再无任何事能让他们感动和震撼。小镇的青年们,只能追随那个年代的大流,麻木而茫然地走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很喜欢接近尾声时那段主角的噩梦,把整部电影的诡异意象串联,以毛骨悚然的方式,又像是含有难以捉摸的哲学意义,将荒诞的氛围推向高潮。最后的美满结局反而显得虚无易碎,见过深渊的人,即便看似回归正常,心底也总像是压抑着那时的梦魇,一辈子也无法走出黑暗。

另外,对余华的原文改编很成功,流畅生动又精准还原了年代风味,通过对余华文本的重新梳理再影视化呈现,保留故事主线,留给观众解读空间。能看出对细节的考据相当用心,无论悬疑、文艺还是年代片爱好者,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解读。

庆幸今日天晴,阳光终于还是穿过影片中小镇上空永恒的阴雨,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