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们,生活里可是离不开网络了,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网络。有了网络,学生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真的得感谢这个时代的进步!

记得咱们上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根本接触不到手机,只有考上了大学,家长才会松手帮学生买一部手机用来日常联系,可现在不同了,手机已经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甚至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手机,方便联系家长,也方便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网络信息特别丰富,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有些很适合孩子们学习,有些可能就不太适合了,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们的观念。所以家长们也要多关注孩子们的网络使用情况,帮助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初中后,“颜色网站”悄然出现在学生手机中,多少家长慌了?

林同学是初三的学生,因为学校不让带手机,所以他的手机就放在家里,偶尔让妈妈保管。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去,妈妈也没发现儿子有什么奇怪的举动,手机通常是等儿子放学写完作业后,就交给儿子自己拿着。

直到有一天晚上,妈妈凌晨起来上厕所,发现儿子房间里有光线,以为儿子忘记关床头灯了,就想悄悄开门进去把灯关了。结果一打开门,妈妈和林同学就四目相对,林同学手里还拿着手机,由于着耳机,妈妈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只是扫了一眼手机屏幕,让她大吃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林同学半夜不睡觉,居然在浏览“颜色网站”!看到妈妈注意到手机里的内容,林同学一下子慌了神,赶紧退出页面将手机锁屏。妈妈没处理过这种事情,只好先嘱咐儿子赶紧睡觉,然后从房间退了出来。

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第二天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照常把手机拿给儿子,然后送他去学校。回到家后,夫妻俩开始讨论这件事,最后决定由爸爸去和林同学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很简单,爸爸去和林同学谈这件事,可以避免孩子听了尴尬,并且站在相同性别的角度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趋利避害的让孩子正式成长阶段身体的变化,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其实到了一定年龄,孩子们总会对“两性”产生很多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对相关话题有很多兴趣,这本身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如果家长不能谨慎处理,就会产生很多潜在问题,尤其是当学生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学生浏览“颜色网站”,再小心也会留3个痕迹,家长一查一个准

其实,不管学生们是拿电脑还是手机去浏览“颜色网站”,都会留下痕迹的。所以对于那些年纪还不大的学生,家长们最好定期去查看一下孩子们的手机。

就算是那种所谓的隐私浏览和删除了记录,看起来好像一点痕迹都没有,但实际上只是电脑上没有浏览记录而已。可是,互联网的服务提供商和雇主们还是能去跟踪用户的。家长们只要细心一点,去看看孩子们看过的网站、喜欢的文件夹和下载过的文件、照片什么的,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上网痕迹无处不在。只要是学生们看过的视频,肯定有很多相关的推荐,这样一来,家长们就能轻松地找到一些痕迹了。另外,家长们还可以去检查一下孩子们的各大浏览器的浏览记录和缓存记录,里面很可能会有一些没有被孩子们删除掉的遗漏,家长们一下子就能找到这些痕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家长们还可以检查一下缓存。只要学生们点击的图片和视频都被自动缓存了,那就很容易找到痕迹了。而且,现在这个互联网技术这么先进,只要手机连上了家里的WIFI,家长又是主要的用户,那就很容易看到孩子们都在用什么网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最后:

其实除了“颜色网站”,学生的周围还有很多不良信息,即便是正常的信息,在经过过度解读后也会有负面影响,导致很多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过于极端的想法,动不动就举报一些影视作品,课文诗集、甚至是玩具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的“萝卜刀”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不仅如此,就连《背影》这样非常经典的课文也曾经被家长举报,直言其中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此因噎废食的行为,无疑是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真空的成长环境,这样的状态并不好。

笔者认为,与其改变环境,不如家长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重视自身对学生的教育,在面对每一类信息时,能给学生带来更正确的认知,才能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三观端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