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贞(1908年—1990年):开国少将,甘泗淇上将夫人。湖南浏阳人,原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父亲去世,6岁给人家做童养媳,18岁走出婆家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建国之后,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1990年3月11日,李贞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贞

2、林月琴(1914年1月18日—2003年11月22日):开国大校,罗荣桓元帅夫人。安徽金寨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户小商人的家庭,父亲以商人的身秘密做党的交通工作。后来在父亲和校长詹谷堂(中共党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1935年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妇女工兵营的红军女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了东北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并任校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她“林妈妈”。建国后,创建了北京十一小学并任校长。

因病逝世后,悼词高度评价了她的一生:“一位革命军队中的杰出女性,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1955年林月琴被授予大校军衔,也是当时的唯一一位女大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月琴

3、王长德(1916年-1971年):开国大校,谭政大将夫人。四川阆中人,原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
出生于四川阆中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17岁的王长德冲出了封建牢笼参加了革命。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在工农红军总医院担任连长,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连长姐姐”。

建国后,担任中南军区干部子弟校校长,在后来的运动中,受到了一系列的打击但她坚持了下来。

1960年,王长德被授予大校军衔

1971年10月13日,王长德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5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长德

4、萧月华(1911年~1983年11月3日):开国大校,军事顾问李德夫人。广东大埔百侯人,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

出生于广东大埔县的一户普通农家,刚出生就卖作童养媳。在彭湃父亲的布厂里做童工时,受彭湃革命思想影响下成为工厂青年运动的积极分子。

参加了迎接南昌起义军的工作和三河坝战斗,1932年被调到江西瑞金担任少共中央局收发员,参加了长征,相继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60年,萧月华被授予大校军衔。

1983年11月,萧月华在广州因病去世,终年7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月华

5、毛诚(1915年-11995年9月23日):开国大校。吉林省伊通县人,总参谋部联络部副部长。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满洲省委做秘密交通及发行工作,后受党组织派遣前往苏联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毕业回国后到延安,在李克农的领导下,继续从事隐蔽斗争工作。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哈尔滨地区的情报工作。建国后,毛诚被调到总参谋部,担任总参谋部联络部副部长。

1960年,毛诚被授予大校军衔。

1995年9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