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有思想 有深度 生活即教育

作者

杨胤

四川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双流区第四届“明日之星”赛课一等奖、双流区第五届“教坛新秀”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明确了课程目标主要是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也应该充分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使其真正达到减负增质,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促进数学思维的提高。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全面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更高效地运用知识。第三,结构合理的有效小学数学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基础知识,理解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逐渐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最后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其他基础学科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横向衔接。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内需提升自身素养,外要分工合作,凸显团队智慧

1.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作业的功能有巩固所学知识、检验课堂学习效果,促进思维、拓展发现知识盲点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为达到不同的效果,需要进行不同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教师布置小学数学作业表面上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是充满创造性的,只有吃透课标和教材,深刻认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设计出契合数学教学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通过布置少量的作业,达到减负增质的效果。老师不能仅仅只是对原有作业以及相关教辅资料进行照搬照抄,更多的应该是结合自身的思考,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多方面多角度的对数学作业进行相应的分析,才能设计出优秀有效的数学作业。

2.分工合作,凸显团队智慧

在设计作业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力量还要团队作战,在设计作业时要与其他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在设计认识小数这个单元作业时可先由一位老师负责制定初步的设计方案,然后再由同年级的老师在教研时对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作业类型、难度、作业时间和作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思考,合理改之。

(二)创新作业形式,加强因材施教

1.作业类型多样化

游戏型作业。新课程改革提倡“做中学”理念,游戏是“做中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数学游戏中,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型作业,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也可以消除部分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厌烦心理。在练习计算时可以布置游戏作业口算比赛,还可以采用家里的道具扑克牌进行算加减乘法,去掉扑克牌中的字母牌,只留数字牌,孩子和家长分别抽取两张,将牌上的数进行相加或相减或相乘,算得快者获胜一局,可以采取十一局五胜或二十一局十胜。这种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子互动环境,使其在开心快乐的活动中高质量的完成了家庭作业。从学生喜欢的方式出发设计作业,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降低了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抵触性,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题型作业是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练习的一种作业形式,优点是可以让作业生动、有趣和多元,且作业的完成时间对学生来说是充足的,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在学完《时分秒》这一单元后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知识小报,对具体形式和内容不做详细规定,这样就能够得到很多形式多样、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的作品,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除了从游戏主题等方面着手之外,还应创设实践型作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达到多个器官协调发展,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在学习周长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利用铁丝绳子、扭扭棒等生活化的工具去测量他感兴趣的但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周长的物体,然后完整地记录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这种作业设计既能锻炼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探究型作业主要通过作业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显性化,在过程中发现或解读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每个学生都具备浓厚的求知欲,而课堂有时会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通过设计探究型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探究一米、十米、一百米、一千米有多长,既具备了挑战性,又增加了趣味性,还锻炼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阅读是学生提高兴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也应对数学阅读进行思考研究,阅读内容可以是多样的、有效的,可以是教材中的故事阅读也可以是绘本或数学故事。如《李毓佩数学童话集》、《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等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体会数学的有趣与意义,还能促进各学科的横向衔接,逐渐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作业布置分层化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做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分层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差异,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作业有不同的要求,基础层次和中档层次的练习人人都要过关,拓展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完成。在设计作业时,主要从题目难度、题量、完成时间和要求这四方面入手,根据学生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这样既能夯实基础又能拓展思维,还能使每个孩子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3.作业设计精细化

作业设计除了形式多样化之外,还应该对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分工,以求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作业按照时间分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首先对每个环节的题目选择和题量就要根据学情进行量身打造,一般课前10分钟,课中根据内容进行调整,不超过10分钟,课后不超过20分钟。整体难度系数在0.9及以上,争取让学生基础题过手过脑。作业设计过程中还要完成作业设计属性的分析,主要从必备知识、数学关键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进行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一)》一课的作业设计时,把“问题1:把教材附页1中剪下的图形按要求对折”进行分析后对应必备知识为已初步感知过轴对称现象,对应数学关键能力为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对应认知水平为理解和运用,作业类型为基础性作业,完成时间为课中,完成时长为2分钟(其余问题分析如下图),这样分析之后便于老师把握这个作业的科学性,对于其它问题的设置和整节课的安排以及达成的目标程度自然也有了更清晰的把控和认识。

(三)规范作业实施流程,注重评价、分析与反馈

作业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统计分析、讲评辅导等各个环节,这些要素相互支撑循环发展。比如在作业设计中确定的目标以及内容应该成为教师批改统计分析和讲评辅导作业时的依据,而教师批改讲评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也为后续作业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这样整体作业的实施流程就十分清晰。

在批改作业时,一定要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和多样的评价,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指出易错的原因,针对易错题要进行面批面改,并及时与学生沟通,督促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适当布置相应的变式练习。对待作业不能片面的设计和批改,还要系统地思考年级之间、单元之间和课时之间的关系,要注重作业的评价分析与反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实际功能。

新时代,朝气蓬勃的成陶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进

来源 | 《行知纵横》栏目:话题·关注

原文编辑 | 邱滋培

新媒体编辑 |张競之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205次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