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突袭行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9天,遭到袭击损失惨重的以色列,在几天内就迅速动员并集结了36万大军,对加沙地带虎视眈眈,以军高层和以色列政府一再宣称,要从地面大规模进攻加沙,彻底清除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威胁,但是自从以军集结到如今,已经半个多月过去了,以军为何依然没有进入加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规模集结的以色列军队)

单纯从军事实力上对比,以色列占据绝对优势,目前仅仅被动员用于围困加沙地带的以色列军队就高达36万人,而西方媒体估计哈马斯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2万人,而且还严重缺乏武器装备和物资,甚至连军靴都凑不齐。但是战争是一种复杂且难度极高的人类活动,所需要涉及的领域远不止弹药、粮草、兵员这些参数,还要考虑政治因素和舆论因素等其他影响。我们的老祖宗把战争的胜负简单归纳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方面因素,而目前来看,天时地利人和显然都对以色列不利。这大概是以色列迟迟没有对加沙发动地面战争的核心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以色列军队骁勇善战,曾经取得多次中东战争的胜利,但如今却今非昔比)

从天时方面来看,以色列自身虽然也有一定的工业产业,但其国力终究弱小,难以支撑庞大部队的开销。根据对比,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过去了500多天,而俄军在前线总兵力基本在40万人上下,和以色列如今动员的36万大军规模上比较接近,但俄罗斯2022年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6297.5亿美元,而以色列同期只有大约850亿美元,注意我说的是“工业生产总值”,不是GDP!以色列用大概俄罗斯13.5%的工业生产总值,要装备一支和俄罗斯规模差不多的大军,没有外援显然是做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美国在第一时间把“福特”号航母打击群派往东地中海以支援以色列,但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现在的美国完全支撑不起乌克兰与以色列两个战场)

以色列最大的“外援”无疑是美国,美国在历史上曾经救过以色列的命。但是今天情况明显不同了,目前美国的主要精力放在支援俄乌战争中的乌克兰身上,从去年俄乌战争爆发至今,美国对乌的援助已经超过1100亿美元,而不久前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把援助给乌克兰的155毫米炮弹紧急截停5万发运往以色列,由此可见,如今以色列最大的靠山美国已经无力同时支援两场局部战争,对以色列的援助也是杯水车薪,这是以军迟迟不敢地面进攻加沙的主要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加沙的地道已经形成巨大的网络,有些主干道甚至可以开车)

从地利方面来看,经过十几年的长期建设,哈马斯已经把加沙地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抵抗堡垒。公开的消息显示,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构筑了大量的隧道工事,据称总长超过500公里,其中有一些隧道在地下30~40米,而且有混凝土构筑的顶盖和墙壁,具备很强的抗打击能力。而且加沙地带通往埃及的隧道总计超过2500条,哈马斯可以通过这些隧道,从埃及获得一定的补给,以持续坚持斗争。而以军对于哈马斯的地道网络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一旦冒冒失失进入加沙,难免会遭到哈马斯的迎头痛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以色列面对巴勒斯坦人始终是用枪杆子说话)

最后说说人和,虽然以色列国内对于“惩戒哈马斯”的呼声很高,但是加沙地带毕竟是巴勒斯坦人的“地盘”,以色列国防军要进入加沙作战,必然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付出惨重代价是不可能取胜的。

同时哈马斯是在为巴勒斯坦人民而战,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和同情,例如以色列北部的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最近一周来连续袭击以军边防哨所,已经打死包括一名副旅长在内20多名以军,逼迫以色列不得不对北部地区的数万人进行疏散。而且真主党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正规军,其总兵力超过8万人,而且装备有大量火炮、火箭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甚至还有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在2006年的黎以战争中,真主党和以色列国防军甚至打出了1:1.2的交换比,这是阿拉伯人少有的,损失小于以色列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很魔幻:哈马斯通过社交媒体展示的武器装备,居然是大量来自乌克兰的美制“标枪”和英国NLAW等反坦克导弹)

而除了真主党武装外,阿拉伯各国也普遍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其中伊拉克、也门等国已经开始组织志愿者前往加沙支援哈马斯的武装斗争,包括沙特、约旦、科威特这些和美国关系密切的阿拉伯国家也纷纷支持巴勒斯坦,自从1973年中东战争以来,整个阿拉伯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团结。而且除了阿拉伯国家外,包括伊朗、土耳其甚至是马来西亚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也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马斯释放了2名以色列妇女,最近一段时间哈马斯一直在持续释放被扣押的平民)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最近哈马斯正在陆续释放此前被扣押的各国平民(包括以色列人),这些举动导致以军不敢大举进攻加沙地带,但这其实只是表象,或者说是“次要原因”。2014年时以军曾经尝试过进攻加沙地带,但那一次就陷入了哈马斯的围攻之中,以军66人被打死,同时损失了多辆“梅卡瓦”坦克和装甲推土机,最终狼狈撤离了加沙地带。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以色列一边,以军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攻加沙,只能换来比2014年更为惨重的伤亡,而以色列承受不起这种损失,这就是他们迟迟没有从地面全面进攻加沙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