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动态频繁,两起ADC授权交易先后落地。默沙东以首付款40亿美元和总金额220亿美元获得第一三共3款ADC的药物权益。而后,翰森制药宣布将1款ADC药物以8500万美元首付款和15.7亿美元的总金额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市场火爆的背后,国内多家药企已大量布局ADC药物研发管线,争夺该领域潜在的重磅药物。据 Insight 数据库,截至今年9月初,国内企业参与布局的 ADC 项目超过 400 个,在研 ADC 管线数量靠前的企业包括恒瑞医药、荣昌生物、乐普生物、百奥泰、石药集团等。

在药物的靶点选择上,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从ADC产品的靶点分布来看,HER2是ADC研发最为热门的靶点。

从入场方式来看,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传统药企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并购、License in等模式相继布局ADC产品管线;荣昌生物、映恩生物等国内biotech则通过自主研发的ADC技术平台加入ADC赛道。

目前,国内已有6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分别是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Seagen/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辉瑞的奥加伊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云顶新耀的戈沙妥珠单抗,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

从研发进度来看,除了已有ADC产品上市的荣昌生物和云顶新耀,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国内知名药企的ADC产品也都已到达临床Ⅲ期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药物开发竞争加剧的同时,今年以来,CDMO企业也频频布局ADC领域。面向快速增长的ADC市场需求,CDMO企业有望共舞。

今年7月10日,夏尔巴生物首个ADC中试车间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主要服务于ADC药物的IND申报和临床样品生产。7月9日,药明生物宣布拟分拆旗下企业药明合联赴港交所上市,药明合联专注于提供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服务。10月19日,东曜药业宣布其全球研发服务中心正式落地,放弃自研并全面转型CDMO的东曜药业也将专注于ADC这一细分领域。

(综合自国家药监局官网、Insight数据库、国金证券研报、港交所公告等)

(编辑: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