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

在帮助中小企业穿越寒冬的路上,政府引导基金除了在一级市场出资外,搭建优质项目和股权投资机构对接平台亦是另一有效途径。

10月25日,国投创合、联想创投、兴澄资本、琥珀资本、武岳峰科创、中信建投等30余家投资机构代表齐聚珠海,参与珠海信息技术及生物医药产投合作对接会(简称“对接会”),与30余家科创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洽谈,开启一场引导撬动各路资本、助力产业发展的奔赴。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郭圣勇在现场致辞表示,珠海通过与国投创合等市场化优秀投资机构合作,结交了多家优秀投资机构,扩大了朋友圈,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珠海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热忱期盼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们能来到珠海创业投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今年以来,珠海基金已举办多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产投对接活动。截至目前,珠海基金母基金规划设立总规模200亿元,其中一、二期基金已完成认缴150亿元,已对外投资子基金43支,总规模超7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620亿元。

“政产投”联手赋能科企发展

对接会现场,30余家参会科创企业就行业趋势、热点议题进行交流。其中,瑞思普利、华芯半导体、慕尔斯新材料、天晴航空航天、亿智电子、西捷药业等1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同台路演。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会亮相的企业均为科创属性强、成长空间大、有融资需求的优质项目。对接活动旨在创投机构和珠海科创项目之间搭建起高层次、高质量的产投合作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珠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洪启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当前一级市场谨慎情绪升温的背景下,政府担当“超级联系人”为企业搭台融资,是企业家的热切所盼,期待后续更多参与此类产投对接活动。

资本寒冬之下,政府引导基金如何真正发挥“引导”作用?珠海基金总经理褚俊虹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基金作为母基金一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联手进行生态构建,推动资金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和互哺发展。”

针对基金“募投管退”中“退出难”问题,褚俊虹认为,我国近年在加快建立股权份额转让交易市场和发展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大力发展并购投资行业等方面开始逐渐兴起,但进展较为缓慢。珠海基金目前已建立多样化退出渠道,打造贯穿基金全生命周期投顾服务体系。

“数实融合”畅通投资市场

企业初创期融资难、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是金融贷款亟需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多地政府结合本地需求开发出各类数字化产融平台,其中以苏州的“苏融通”“苏惠通”等产融平台较为突出。以2021年启动的“苏惠通”为例,其通过与腾讯云合作,融合苏州40万企业征信大数据与本地化联合建模方式,实现“数实结合”。

面对信用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趋势,珠海亦是较早布局数字金融平台的城市之一。

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资本市场科科长周维军表示,我们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度挖掘企业实时交易数据和信用记录信息,打造出珠海产融平台(珠海信易贷平台),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尤其是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授信融资贷款,利用数字平台能在市场调节失灵的地方,扶持企业走好“关键一步”。

数据显示,自2022年启动运营以来,该平台已有251家专精特新企业、437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平台,共对接服务超246家次企业在平台成功申请超68亿元融资,已与52家金融机构合作,衍生出132个融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开发完成了全国首个“政所直连”公共数据产品——贷后(投后)数据报告,可供金融机构从社保维度对贷后企业进行月度的经营趋势监测,并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开展金融服务。同时,降低投资机构和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成本,提升投后管理科学性,为珠海股权市场营建创投新生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对接会现场获悉,该公共数据产品已于广州数据交易所和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流通交易,并已完成了与4个银行机构的公共数据产品交易签约,标志着珠海与广州、深圳这两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城市在公共数据市场化流通方面进一步互联互通,促进交易机构跨区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