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谢谢!

相较于唐诗宋词的繁荣昌盛,元曲的数量明显较少。因为,元朝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统治者来自草原民族,他们以武力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

在他们的观念中,武力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文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

文人的创作与当时社会政治背景、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元朝统治者对文人实行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让文人即没有宋代的“朋党之争”,也没有北宋的“乌台诗案”。

耶斯贝尔斯所说:

人在生命的谷底或绝望状态时,或许会幡然醒悟,成为全新的自己,并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生命中的一切。

元朝文人在现实的碾压下,他们保持独立人格,更追求精神自由,把心思精力花费在作品创作之上。正是这种闲适态度,丰盈了元代文人的精神。

越来越多的文人选择加入到元曲的创作中,这让元曲在当时社会中流行起来,并逐渐进入繁盛期,成为元代文学的代表。

唐代诗人寄情山水,元代文人在戏中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马致远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元曲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在今天仍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让人们感受到那份深刻的情感与意境。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出生在书香之家,年轻时像李白一样热衷追求功名,希望能够实现抱负。曾经献诗太子孛儿只斤·真金,并因此而曾为官。

但现实是残酷的,太子离世后,他开始流浪隐居生活。

这首小令短短五句,仅仅28字,但却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景物的叠加描写,将复杂的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孤寂悲苦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我们赏析下这首小令。

开头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便将我们带入了秋天的氛围中。枯藤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老树则代表着岁月的痕迹,昏鸦则代表着日暮途远。

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令人不寒而栗。

接下来“小桥流水人家”,则将我们的视角转向了温馨的一面。小桥流水的景色让人感到亲切,人家则代表着烟火气,是乡村的温暖。

这种对比和反差,更加突显了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这三个词,进一步描绘出游子在天涯海角的孤独形象,令人动容。

以“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收尾,点题,让人感受到一个游子在秋日黄昏中的凄凉与哀愁。

唐代白居易诗通过对白雪的描绘,表达离别之际的深情和不舍。“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杜甫有诗通过对秋风、高天、猿猴等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悲凉和孤寂的情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虽都是通过景物表达心情,但马致远的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白描手法,将每一个景物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将游子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共振,这也是这首诗被广泛传颂和赞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致远当之无愧是“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