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首届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

此次对接会为京津冀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有投资意向的基金搭建桥梁,达成一批代表性签约项目,引导实现渠道对接、政策对接、资源对接,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

会上,10位京津冀基金代表与23家企业代表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达25亿元。其中,常州锦瑟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三河市政府以及金创投资公司签署协议,为企业“赢”来1500万元的投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副中心之声 摄影 党维婷

据悉,今年9月,该公司已在三河市设立生产基地,构建产品落地和销售的联合体,定位为配合北京大客户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

锦瑟医疗是一家数字化医疗平台性企业,将最新的信息技术如混合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带到临床,尤其是外科手术领域。而将生产基地建在三河市,是看中了河北北三县与北京的地缘优势。

北京市通州区与北三县空间紧临、联系紧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两地从实现“四统一”,到交通、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的协同联动发展,今年9月22日,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两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执委会将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制度规则、重点规划、工作要点、支持政策、改革事项、重大项目等,协调各方面推进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通州区与北三县已连续5年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211个项目,2019年至2022年共签约161个项目,落地144项。仅今年一年,签约项目达50个,意向投资金额约426.81亿元,中关村通州园与燕郊高新区、大厂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延伸产业链条。

在此次的融资对接会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通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卢庆雷,向在场的10家基金和9家企业真诚推介生机勃发的城市副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副中心之声 摄影 党维婷

据介绍,今年,城市副中心安排实施477个项目,是完成年度千亿投资任务的全口径项目支撑。 同时,根据《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州与北三县结合项目清单还筛选谋划了一批需要两地共同推进的项目,共50个,总投资约3000亿元。其中,础设施领域30个、民生改善领域8个、产业领域12个,这些项目都急需市场参与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带动北三县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另外,在此次参会的基金代表中,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21年,由京津冀三地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共同设立,基金初始设立规模41.5亿元,聚焦支持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会上与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投资额1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副中心之声 摄影 党维婷

产业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信部门联合印发了《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方案聚焦氢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统筹建立三地链长制。

目前,这六条产业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今年,市经信局启动了6条产业链图谱联合绘制工作,并将于11月对外发布。

引导更多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积极培育区域优势产业,促进金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未来,通州区与北三县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一批批优质企业布局发展。

来源:燕郊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