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银桥是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一名警卫员,他是毛主席的亲信和忠诚的保镖。李银桥以其出色的警卫技能和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而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警卫员,李银桥承担着保护毛主席生命安全的重任。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具备了高度的警觉性和应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李银桥在毛主席的身边还承担着其他职责,他负责保护毛主席的私人物品和文件,并保持机密性。他也负责协调和组织毛主席的日常活动和行程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毛主席对这个警卫员的感情很深厚,甚至在他调任其他地方任职的时候,毛主席极其的依依不舍,甚至因为他的离开,独自一个人默默流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算是这样的感情,毛主席也曾因为一件事对他无法原谅,这件事也成为了李银桥的心结,直到去世的时候还是因为这件事无法原谅自己。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毛主席和李银桥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感情?

“从上下级变成亲人”

在1947年的时候,共产党带领下的解放军愈发壮大,因此从以前的防守战略进而变为了进攻战略,国民党高层认为这是应该挫一下我军的“锐气”,决定派胡宗南率领20余万兵马对我党重地延安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等重要领导人都在延安地区指挥作战,国民党“反动派”的此次进攻也将延安的局势变的严峻起来,经过毛主席等人一致决定准备转战陕北,也同样招收了一批“好手”来负责保卫领导人们的安全。

此时的李银桥被派到了周总理身边担任卫士。

在转战的过程中,敌军火力凶猛,对我党领导人穷追不舍,而此时的中央领导人该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开始想这个问题,他本能的拿出了一根香烟,但是火柴因为下雨的原因受潮,怎么也点不着。

19岁的李银桥见状,急忙上前用棉被为毛主席挡住雨,成功点燃了香烟,而这一举动也让毛主席对这个小同志有了深刻的印象,最终毛主席也成功想出了应对之策。

就在大部队安稳之后不久,毛主席点燃香烟的时候想起了这个小同志,于是就去找周总理“要人”,周总理自然没有多说什么,毛主席想要人保护自己,这也是周总理最想要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李银桥却直接拒绝了毛主席的请求,他说自己就想上阵杀敌,这样能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因为自己不太会照顾人,害怕在毛主席身边能力不足,干不好。

毛主席这时候觉得这小伙子真心不错,他也是真想好好培养这个年轻人,他笑着对李银桥说:“你可以先在我身边待一段时间,你能力不行我再把你调到部队还不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银桥听到毛主席的话自知是毛主席看中了自己,他也答应了毛主席,期间毛主席和李银桥谈话,问他之前是做什么的。

李银桥说自己是个武人,从小习武,精通太极拳和太极剑,并且现场给毛主席表演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担任毛主席卫士长的时间里,李银桥其实更像是毛主席的家人,毛主席特别关照这个比自己小好多的战士,他也教过李银桥学习知识,给他“说媒相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就是把李银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待,而李银桥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在毛主席身边保卫了毛主席15年,这期间,他就相当于是毛主席的影子,只要毛主席要出门,他就跟在身后。

但是在这15年中,李银桥也做了一件大错事被毛主席批评教育了。

“犯下错误”

20世纪50年代时期,我国发生了严重的灾害,农田被大水灌溉,百姓们的庄稼被淹没,我国的粮食产量一时间降到了国最低点,受灾的群众吃不上饭,流离失所,甚至有的百姓都被饿晕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知后,心中悲痛不已,他为了这件事每天都在发愁,并想着如何才能解决,情急之下,他想先派人下乡查看情况,为了防止以前封建时期的贪污腐败不汇报真实信息,毛主席选择了许多身边的亲近之人下乡巡查。

其中就包括李银桥,李银桥被毛主席当做家人一样对待,自然是传承了毛主席的优良传统,实话实说,不搞官僚主义,同时他也是毛主席认为的最佳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出发前,毛主席还是特意叮嘱了大家,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能收取群众的任何东西,一定要和人民群众走到一起,不能搞特殊待遇。

李银桥等人纷纷同意毛主席的观点,不久后,李银桥被分配到了信阳,这里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说已经开始有百姓被饿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银桥赶到这个地区的时候,百姓们看到“当官”的来了,以为他会摆架子之类。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李银桥直接就钻入了农田中,查看受灾情况,并且每天对人民群众进行慰问,发扬了毛主席贯彻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长了,村子里面的人对李银桥十分喜爱,想着他每天都很劳累,决定给他带点鸡蛋吃,以表感谢。

但李银桥一概不收并对村民们说:“大家都把自家的鸡蛋留着自己吃,我是毛主席派来救灾的,不是来享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姓们听到这句话,纷纷给他鼓掌,就这样,李银桥在信阳一待就是几个月,最后灾情开始缓解,李银桥准备回去汇报情况。

在回去的那一天,街道上站满了送行的百姓,大家凑了一筐鸡蛋给李银桥,李银桥一直推辞,说过不要了,但是人民群众说如果不要,乡亲们心里面都会过意不去的,李银桥没有办法,收下了这份心意,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情,臭骂了李银桥一顿,并说道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拿群众的东西,你这倒好,直接拿了百姓的一筐鸡蛋,受灾这么严重,百姓们都不舍得吃鸡蛋,你拿回来。

随后毛主席让李银桥写了一份检讨,这也是毛主席对他唯一一次发火,以前都是教他为人处世时的生气,这次是真发火了,李银桥对此也并没有感到委屈,因为毛主席虽然是“身居高位”,但是他一直都是奉行“处处为民”的政策,并且保持着身先士卒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有很多次李银桥都想对毛主席说这件事,一直到毛主席去世都没有开口,这也成了他的心结。

直到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他讲这个事情讲给了自己的儿子,他渴望得到毛主席的原谅,毛主席待他如亲人,教他知识,与其说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不如说是朋友,师徒,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