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统“八大金刚”中的老六,郑耀先一直没有得到戴笠和毛人凤的信任,这种不信任,跟郑耀先有没有卧底嫌疑无关,而是戴笠毛人凤听到郑耀先三个字就反感。

名字不好,或者名字犯忌,在军统是要受排挤的,这是因为戴笠和毛人凤都是迷信脑袋,原军统(保密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在回忆录中不止一次提到过戴笠和毛人凤在名字方面的“讲究”或“忌讳”。

军统特务都有化名,沈醉在上海当交通员和行动组长时化名陈仓、陈沧、陈沦、杜康,调到云南后他本人化名吴崇雨,云南站化名常念农,这两个名字,毛人凤不喜欢但却没有办法——谁都知道沈醉为什么取这两个化名,毛人凤也不敢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人凤也是有化名的,沈醉在《军统内幕》中回忆:“他由于命中缺火,他的化名便叫‘以炎’,多年来一直用这个化名。”

戴笠的化名很多,但大多数都带个水字或含有水意,江汉清、汪涛、徐清波、沈沛霖、洪淼,都有六点水或九点(个)水,他唯一不带水字而常用的化名是“余龙”,还是水淋淋的——那是他看上了一个姓余的女特务,要做余家乘龙快婿的意思。

戴笠的最后一个化名是“高崇岳”,是毛人凤亲自审批并启用的,他后来回顾这个化名是,也不知是高兴还是懊悔地埋怨秘书室助理秘书袁寄滨:谁都知道戴笠命中是“缺水忌土”,然而负责为他草拟化名的袁寄滨却不以为然,在替戴笠拟定1946年化名是就故意拟了一个缺水而多山的化名高崇岳。

毛人凤谁自己看都没看就批准了,鬼知道是真话还是假话,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包括沈醉和文强在内,军统局的大小特务都埋怨袁寄滨把这个化名取坏了,同时也很奇怪毛人凤为什么会批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姓名的讲究不足为信,但是我们看军统特务的回忆录,就会发现郑耀先这个名字确实很犯戴笠和毛人凤的忌讳: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像郑介民的同宗兄弟,而郑介民一向是与戴笠毛人凤都不对付的。

据沈醉回忆,戴笠和郑介民在复兴社特务处时期就不对付:“特务处于1932年4月1日成立,戴笠任特务处处长,郑介民任副处长,由唐纵任书记(以后称书记长)……戴笠培植毛人凤,主要是把郑介民在军统中其他方面的职权逐渐让毛接替下来,使郑只保留一个空头名义……毛人凤要我从各方面去搜集郑介民的贪污不法的材料,准备把郑介民这个局长搞掉,取而代之。”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郑介民比戴笠资格老、军衔高,无论是在特务处当副处长,还是在军统当帮办和主任秘书,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盼着老蒋把戴笠拿下后自己上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统局副局长戴笠死后,老蒋直接任命郑介民为正局长,毛人凤气得两眼冒火,军统改为保密局,郑介民还是局长,毛人凤的怒火,把头发都快烧光了,于是他和沈醉联手挖坑,通过俞济时狠狠地参了郑介民一本:该局长过五十大寿,大办寿宴,收受厚礼,影响极坏。

沈醉在回忆录中详细描述了他是怎么跟毛人凤联手坑郑介民的:“我为了讨好毛人凤,竟去鼓动大批军统特务的遗属,在郑介民老婆给郑做五十大寿时去大吵大闹,她们本来生活没有着落,又听说郑介民五十大寿,大宴宾客,自然吵闹着要找郑介民解决生活问题。毛人凤借机向蒋奏了一本,蒋气得把郑介民叫去大骂了一顿。”

沈醉受毛人凤指使,又火上浇油,把过去收集的郑介民黑材料以及五十大寿时所拍的照片,一股脑交由俞济时转呈老蒋,结果郑介民丢了保密局长的实缺肥缺,毛人凤成功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介民与戴笠是面和心不和,与毛人凤是冰火不同炉,我们在电视剧《风筝》中也能看到郑介民意味深长地嘲讽毛人凤:“戴老板一死,老六要是不迂腐,就得考虑重新站队,你是怕他跟了我,让我如虎添翼吧?”

郑介民在三巨头密会时力保郑耀先:“老六不能死!他带的一干人马,只有他在,那些人才不敢恣意妄为。一把钥匙一把锁,怎能不给这把锁配上钥匙呢?不带到南京,也得为老六找一个安身之处!他是军统的一面旗帜,关乎党国颜面,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别人碰他一根汗毛。游击队一直在追杀他,一旦他们得手,在座的谁敢去面见委员长?”

郑介民越保郑耀先,毛人凤的杀心就越重,他后来不惜违背“家规”与中统串通一气对付自己的“手足”,也是要剪断郑介民的翅膀:我知道你们是同宗同辈兄弟,不除掉鬼子六,我这局长之位也坐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筝》里藏着许多历史彩蛋,比如老蒋与郑介民最后一次在湖心岛见面,桌上摆了很多水果为何没有西瓜?原军统行动处处长程一鸣(潜伏者,据说也是风筝的历史原型之一)的回忆录揭开了谜底:西瓜是最后才端上来的,郑介民接过老蒋亲手递过的一片西瓜,在老蒋注视下吃了一口,然后趁老蒋不注意丢尽了湖里,结果回到家还是毒发身亡了。

据程一鸣分析,老蒋之所以要除掉郑介民,是因为郑跟美国人走得太近,已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为了帮小蒋接班扫除障碍,老蒋才在西瓜里下了毒。

老蒋跟郑耀先说起郑耀先的时候,有一句话可能有人会感到困惑:“是不是戴雨农生前万般推崇的,那个与你只有一字之差的郑耀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耀先与郑介民怎么会只有一字之差?这是不是老蒋老糊涂了?

蒋运输大队长是很糊涂,但是他还不至于弄错郑介民和郑耀先的名字,这二人的名字,也正是戴笠和毛人凤不待见郑耀先的主要原因:郑介民原名郑庭炳,字耀全,他的三个亲兄弟分别叫郑庭炜、郑庭烽(字耀台,挺锋、挺峰是别名)、郑庭烘,这兄弟四人戴笠毛人凤一看就火大,再加上一个郑耀先,岂不是耀火冒三丈?

毛人凤“缺火”,戴笠缺水,自然也怕火,见了火光耀眼的郑耀先,自然会心生忌讳,这当然是当不得真的说笑,他们不待郑耀先的根本原因,还是郑耀先与郑耀全(介民)看着像亲兄弟,跟毛人凤缺火、郑耀先多火的关系应该不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