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效果显著(引题)

去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132处(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实现双增长,新发现矿产地132处。

《报告》显示,我国推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效果显著,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2022年,我国油气勘查在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和四川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的新层系、新类型和新区带获得重大突破,非油气矿产中煤、铁、铜、金、“三稀”等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

去年,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主要矿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我国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保供成效明显,自给率上升,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此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稳步推进。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加强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部署实施第一批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

《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全面实施“十四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加强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强化地质勘查安全生产,指导促进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统计和质量监督;加大油气勘查区块出让力度,规范砂石开采管理,强化铁矿等资源保障,进一步优化矿业权登记程序。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