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示江苏林业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征程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而取得的亮点及成效。即日起省林业局联合江苏新闻广播每周一推出江苏林业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专栏。今天介绍《万古第一梅 绝世而独立——银缕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植物。近年来,省林业局高度重视野生植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强化野生植物原生境的保护修复,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野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持续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监测,与省内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对全省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开展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着力做好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开展银缕梅、宝华玉兰、独花兰等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与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是金缕梅科银缕梅属落叶小乔木,树可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光滑,新皮灰白色;幼枝暗褐色,初被星状毛,后脱落。单叶互生,叶片薄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缕梅短穗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或腋生;有花3~7朵,无花瓣,先叶开放。花序上部多为两性花,萼筒短,萼裂片卵形,被长毛;花丝丝状,黄绿色,盛花期常下垂,花药红色,药隔先端伸长。蒴果,木质。花期3~4月,果期8~10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缕梅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产于江苏宜兴、溧阳等地的沟谷或山坡,也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等地,目前在江苏省境内成年野生植株数量不足一百株。作为6700多万年前恐龙灭绝时代的孑遗物种,银缕梅素有“万古第一梅”的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植物学家沈隽教授首次在宜兴芙蓉寺采集到该植物果枝标本。1954年,单人骅研究员重新整理此份标本并开展相关研究,认为此树种是金缕梅科中的一员,与日本金缕梅相似,但还缺乏花部形态,难以定论。之后,中山大学的金缕梅科植物研究专家张宏达定名为小叶金缕梅。1991年,邓懋彬等专家又在宜兴善卷洞采集到该植物的标本,并正式命名为银缕梅。1998年,郝日明、魏宏图教授将银缕梅学名订正为Parrotia subaequalis (H. T. Chang) R.M. Hao & H.T. Wei。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姜奇卉

通讯员/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庹祖权

摄影/汤诗杰、刘兴剑、李垚、 张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