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

各大电商平台开始预售

正式开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

满减、买一送一、各种优惠券

很多商家还推出“保价”承诺

然而,“保价”真的靠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提示

每年这时段都有不少消费纠纷发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理性选择、科学消费,防范套路、及时维权。

商品降价向商家要补偿被拒,理由是……

“所谓‘保价’,即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承诺的保价期间若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多付的差价。”市场监管人员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了,向商家寻求补偿时被拒,客服的理由通常是: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了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者只是更改商品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价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所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不应当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但是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中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商家应将保价的排除情况明示消费者

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理解,保价应当是保障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不高于保障时间内的价格,其中价格的比较应当是大部分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排除特例优惠的情况)。而商家各种钻保价规则漏洞的行为,不仅涉嫌虚假宣传,也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各电商平台的商家所标注的产品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各类优惠的实现主要靠发优惠券、限时降价等活动,如果将这些活动都排除在保价范围之外,那么“保价”意义也不大。

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希望广大经营者进一步完善保价制度,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将保价的排除情况明示消费者。

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商家,按需理性购物

切勿被“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等字眼冲昏头脑,不要因所谓“凑单”而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

尽量选择经营时间长、信誉度高、访问量大、资质齐全的购物平台及商家,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

熟悉促销规则,谨防低价陷阱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最低价”,注意防范个别商家虚构原价、先提价后打折等消费陷阱。仔细阅读商家促销活动规则,警惕“定金一律不退”、优惠券限制使用条件等条款。

对于预付定金(订金)的商品,分清“定金”与“订金”的区别,谨慎下单,避免事后因不了解促销规则而发生消费纠纷。

保障交易安全,谨防信息泄露

不要登录陌生网站或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卖家私下交易;不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

重视商品验收,把握退换时限

消费者收货时可以先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后再签收。赠品同样有保障,发现赠品有质量问题,亦可向商家索赔。

一旦发现商品有问题尽快与商家联系,掌握好退换货的时限。退换货运费没有约定的最好购买运费险,降低退货时承担运费的风险。

保存网购凭证,及时依法维权

注意保存购物凭证,例如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与卖家的聊天记录、购买记录、快递单号等,以备出现消费纠纷时,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网购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可先行与经营者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也可通过拨打经营者所在地或者交易平台所在地的12345、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投诉举报。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成都发布及网络,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