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丹东站,作为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红色地标”,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通过红色文化铸魂、红色文化赋能、红色文化提质“三大工程”,深耕服务文化,厚植服务文化土壤,用周到温馨的服务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红色文化铸魂

从日俄战争修建安奉铁路的起点站“铁一浦驿”,到抗美援朝战争中“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桥头堡“安东站”,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蒸蒸日上、迈入高铁时代的“丹东站”,这座红色车站历经百年栉风沐雨,始终以党的精神为指引,用红色精神指引自我行动,在奋进征程中迈出有力的脚步。

73年前,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历史时刻,如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也烙印在丹东站“人民铁路”的红色基因里。他们坚定铁路口岸站“对内代表铁路、对外代表国家”的政治站位,将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与打造服务品牌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岗位实践、服务旅客当中,体现新时代口岸站客运职工的责任担当。

车站还以契合英雄品格的“杜鹃花”为名,创建服务品牌,将杜鹃花象征的热烈奔放、鲜艳纯真、顽强自信融入服务品牌的创建理念,以杜鹃花的五个花瓣对应售票、安检、服务台、站台、上水五个班组,寓意班组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推动客运服务热情似火、真诚奉献、争创一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升口岸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红色文化赋能

丹东站始终坚守“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践行“微笑缩短距离、服务延伸真情”的服务理念,以“杜鹃花”服务品牌为抓手,大力开展服务文化建设,持续为旅客货主提供更好、更满意的铁路运输服务体验。

提升职工素质是确保优质服务的“金钥匙”。这个站先后邀请东方航空公司培训师、辽东学院教授进行礼仪培训以及行为规范专题讲座,帮助职工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定期召开交流会,邀请服务明星分享服务心得和体会,在职工间开展交流研讨,积极营造学帮带的氛围,让创先争优成为职工的行动自觉。

微笑缩短距离、服务延伸真情。这个站深知微笑服务的魅力,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制作、播放客运岗位微笑服务教学片,组织全员学习实践。

“我们把微笑理念胸章挂在胸前,把岗位当作赛场,开展‘三比三赛三看’微笑服务竞赛,比文明、赛礼仪,看谁服务更热情;比业务、赛技能,看谁成绩更突出;比作风、赛纪律,看谁爱岗更敬业,让旅客真切地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丹东站客运车间值班员高俊说道。

红色文化提质

走在丹东站的出站通道,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黑白的老照片诉说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而候车室内朝鲜族的服饰、铜瓷器、长鼓等文化产品,又充满了浓浓的民族风情。

丹东站注重打造铁路先进服务文化氛围,将服务台移设至售票厅,将咨询、失物招领、重点旅客服务前置;在候车室南侧,为旅客打造“书香驿站”,为旅客带来无干扰的阅读体验;“抗美援朝战争老物件”展区和城市系列宣传海报,让旅客充分感受丹东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他们还先后选树王锡元、高俊等一批服务领军人物,打通重点旅客进出站、上下车的全链条服务,实现旅客全程无障碍出行。积极与客运站、民航、港口、残疾人协会、救助站等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延伸服务范围。实行双语服务,适应口岸站旅客出行需要;持续推进首席职工评比、星级职工评比、优秀党员评比等活动,激励职工提升服务质量,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丹东站不仅持续提升客运服务,还连续69年安全开展中朝铁路国际联运,多次圆满完成中朝重要外事活动运输保障任务,大力开展集疏港运输,为中朝铁路运输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车站先后被授予全路红旗货场、火车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丹东站有着一面写有“尽职尽责,至善至美”的锦旗,这是旅客对丹东站客运服务的认可,也时刻激励着车站职工不忘初心,续写新时代为民服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