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楚雄民警走访绣户,向绣娘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罗满秀摄

今年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安机关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工作,为彝绣企业、绣户提供高质量政务服务,助力彝绣发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用了网上的图片绣裹被,是否侵权?”“我原创设计了一个刺绣斜挎包,该怎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微信群内,面对绣娘们抛出的问题,楚雄公安机关民警和版权专家一一作出详细解答并提供了具体建议。

打籽绣、螺旋绣、抛花绣、缠针绣……彝绣从原创画稿诞生到刺绣针法创新,再到衍生产品的设计,无一不凝结了传承人与绣娘们的心血。但由于彝绣版权工作起步晚、版权保护意识薄弱,彝绣底稿侵权、山寨产品“搭便车”等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形象、口碑、竞争力受到影响。楚雄公安机关加大对盗用纹样图式、冒用注册商标等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探索对机绣冒充手工绣等扰乱彝绣市场秩序、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彝绣非遗文化传承行为的公益诉讼保护机制,为绣娘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不断丰富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形式,将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普法工作与行政机关监管进一步结合,深化各方在司法联动、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方面的合作,提升彝绣企业、绣户的版权保护意识,凝聚彝绣多元保护合力。

今年年初,南华“七彩彝绣”的驻企联系人、南华县公安局民警王瑾在多次走访后,萌生出联合全局女民警针对全县绣娘普及法律法规、教她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想法。随后,南华县公安局联动法院、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开展以法律宣传、矛盾排查、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为主题的维权工作,推动家事调解、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工作。南华县公安局组织女民警中的公职律师及心理咨询师为有需求的绣娘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提升其维权意识和能力。除了日常向彝绣企业务工人员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开展专题讲座、案件回访等,南华县公安局还探索开设“护蕾小屋”,鼓励绣娘通过多种方式随时向民警进行法律咨询。

日月星火、花鸟鱼蝶、飞禽走兽,万事万物都在绣娘指尖;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一丝一缕皆在民警心中。楚雄州公安局通过精细服务管理,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常态化组织进企业、进绣户等活动,听取企业意见,聆听绣娘心声,竭力帮助企业疏通问题、解决困难,扛起护航彝绣发展的公安担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