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枣高铁途经济南、泰安、济宁、枣庄各地沿线陆续发布征地公告。济枣高铁的重新启动意味着有了新的规划建设需求,同时,也让人把目光投向另一条高铁:济南—济宁高铁。济济高铁是否也会跟上山东铁路发展的步伐,完善高铁区域布局。

10月23日,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发布一则征收土地预公告。拟征收大汶口镇柏子村、北大吴村、东大吴村、和平街村、马家大吴村;黄前镇北麻塔村、木口峪村、宋家庄村;山口镇小马庄村;房村镇北腾村10村土地。以上地块拟用于新建济南至枣庄铁路(岱岳区段)项目建设,用途为铁路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枣高铁的线路起自济南东站,终至台儿庄站,正线线路全长268.564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在济宁邹城将建设邹城东站,车站的设计和建设将充分考虑当地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高铁出行体验。此外,济枣高铁还预留了联络线与鲁南高铁连接,这将进一步扩大高铁网络覆盖面,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小编注意到有网友通过济宁市问政平台咨询:济枣高铁邹城设站吗?济枣高铁什么时候开始动工?

邹城市政府[2023-10-27 16:21:27]回复如下:您的问政由市交通运输局受理回复:您的问政由市交通运输局受理回复:根据前期设计邹城东站初步选在大束镇建设,开工建设时间按照省里统一安排部署。大致线路为出曲阜东站后继续并行于京沪高铁东侧南行,跨日兰高速公路、下穿鲁南(日兰)高铁、跨S342省道,于邹城市大束镇匡庄村附近设邹城东站,出站后跨大沙河、新东外环路,并行京沪高铁引入滕州东站。

据了解,济枣高铁于2020年上半年立项,属于山东省“十四五”规划项目,但未列入国家层面规划。因受2021年3月《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影响,该通知规定:“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既有高铁能力利用率不足80%的,原则上不得新建平行线路。新建铁路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实施,规划内项目不得随意调整功能定位、建设时序和建设标准,未列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开工建设。”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京沪高铁和一般高铁不同,连接首都和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经过我国GDP排第二、第三的江苏和山东,客流量很大,而且山东南北向出省高铁目前主要是京沪高铁线,在节假日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现实,这也是目前正在推进京沪高铁二线建设的重要原因。

近期,《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山东省是促进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联通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重要枢纽”的定位,意味着山东需要强劲的高铁通道支撑。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跨省市就业的人日益增多,特大城市因为就业岗位多,人员往来更为频繁。山东本身是人口过亿的大省,京沪高铁在节假日和周末“一票难求”,导致山东区域内部的客流难以通过高铁疏通,这应该是济枣高铁恢复建设的重要原因。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济枣高铁位于既有京沪高铁的东面,另一条济济高铁位于京沪高铁的西面,两条线路规划可以堪称“左膀右臂”,一条有助于疏通鲁西的客流,一条有助于疏通鲁中的客流,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京沪高铁、济枣高铁和济济高铁被称作纵贯山东南北的“平行三线”。济济高铁对济南都市圈和省会经济圈发展意义重大,济济高铁如果建设,从济宁北站到省会济南西站,无需再绕行曲阜东站,全程只需半小时左右。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显示,济济高铁在济南引出,利用济郑高铁建设的长清站,一路向南,过济南市平阴县、泰安市东平县、济宁市汶上县后,接入鲁南高铁济宁北站。

济济高铁是济南“米”字型高铁架构中的重要一环。根据2019年5月中国铁路总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的《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济南市“米”字型高铁蓝图是:南北方向是京沪高铁,向东是济青高铁,向西是郑济高铁,西北方向是石济客专,东北方向是济滨城际铁路(济滨高铁),东南方向是济莱城际铁路(济莱高铁),西南方向是济济高铁(济南至济宁)。济济高铁与鲁南高铁交汇于济宁,并连接淮海经济中心城市徐州,即经过金乡、鱼台、丰县、沛县等地,终点引入徐州东站。意味着,济济高铁未来可以是济徐高铁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字型高铁规划图)

2022年后,济济高铁的消息减少。2022年,济南发布《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该规划对济郑高铁、济莱高铁、济滨高铁、德商高铁以及济南至淄博等城际铁路都有提及,却没有济济高铁的“身影”。

整体来看,济枣高铁经过鲁中山区,济济高铁经过鲁西泰山余脉区域,未来连接徐州则经过微山湖湖区,这些区域是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修建济枣高铁和济济高铁,对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分担京沪高铁“负重”的客流量,完善高铁区域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综合自大众日报、济宁市网络问政平台

转发+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