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一场“用心理学让收纳快乐起来”的活动在开元小学举办,通过科普整理收纳小妙招,引导未成年人用积极的心理构建小小世界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整理自己的衣服和书桌吗?”“你们会帮爸爸妈妈整理家吗?”活动伊始,上海童初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中心的未成年人保护资深专员、整理收纳师刘宇阳首先用一连串的问题和台下的学生互动起来,从而了解大家对收纳的想法和需求。

接着,刘宇阳从叠衣服入手,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整理衣物的基本方法,并现场演示了用“口袋法”整理收纳衣服的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老师的示范后,同学们也跃跃欲试,把衣服摊开摆平整、折好衣角……“以前这些事情都是爸爸妈妈代劳,今天当自己完成时,看似简单的动作,实操起来并不简单。”张同学在体验了一番整理收纳后说道。

课堂里,有奖问答、心理学游戏互动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以兴趣为切入点,将家务能力的教学培训融进实践活动中,让小朋友们学得进、学得会、学得开心。

为何培养未成年人的整理收纳能力?据华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成年人在构建世界观之初,会高度吸收外在环境的特质,美好整齐的环境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积极心理世界观。孩子们在收纳过程中,从明确自己的需求,到建立分类的标准,有助于形成秩序感,条理性和思维能力,学会取舍,从而应用于解决不同问题,为将来适应集体生活、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此外,学会整理收纳,也能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我知道我要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空间有限,要设立边界”,从小培养更清晰的自我意识和利他意识,为未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据介绍,未成年人保护和成长,一直是华阳路街道社区工作中的重点。本次活动也是已建成的华阳路“家、校、社、检、体、医、警”七维联盟中文体资源优势的展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学习收纳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儿童心理学与培养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创意课程,协助家庭帮助未成年人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增强未成年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和快乐,更好构筑社区未成年人的友好成长环境。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