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有的人,出生在贫穷的家庭,连书都没得读;有的人,没有一点读书的天赋,连高中都考不上,被五五分流到工厂打工;

有的人,哪怕考上了大学,也未必可以找到好工作;有的人,大学毕业后,依旧面临失业、赚不到钱、被异性瞧不上的问题;

有的人,父母给他准备了房子和车子,衣食无忧;有的人,哪怕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和车子。

韩寒说过一句话: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

有穷,自然就有富;有人上人,自然就有人下人;有坐在办公室的高级人士,自然就有日晒雨淋的打工人。这就是“同人不同命”的现实。

人无好命,天必赐苦。这辈子过得好不好,皆是命数使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对于“命”这一个字,曾仕强教授解释:什么是命?无可奈何就是命。

“无可奈何”这四个字,40岁之前,都不明白。基本要到40岁,活得不迷惑之后,才能彻底搞清楚。

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说过:

人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有所经历,我们会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微小不堪。逐渐成长,被生活毒打过多次,我们会感慨,并非所有事都能如愿以偿。

当我们调整心态,保持平常心后,就会秉持一个原则,尽人事,听天命。将自己的本分做好,至于结果如何,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行了。

就好比打工,只能赚养家糊口的小钱,而是否可以发财,就只能看财运和时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一代圣人孔子,早年遍读经书,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着入世思想的孔子,就想将“仁”的观念,传递给各国的国君。

为了传播“仁”的思想,孔子走遍了列国,根本没有一个国君接纳他的思想。有一次,孔子在中途还差点饿死了,特别狼狈。

辗转数千里,耗时十多年,孔子说了两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而听天命。”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命数,就达不到君子的境界。真正的君子,不仅要顺天,还要知命。所谓“五十而知天命”便是如此。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一切都是时机、命运的问题。我们只能谨慎地开始,然后完好地结束。为人处世,要尽好自己的本分,然后听从天意的安排。

说到底,孔子觉得,人生跟三样东西有关,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你我能否占有,决定了我们的命数,到底可以发展到哪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对于命数,宋代宰相吕蒙正在《破窑赋》中写道:“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一个人,如果他没有碰到好的时机,那他的福禄和气运就不会好到哪里去。是富贵命,还是贫穷命,命运之神早已安排好,又有谁不想富贵呢?

要想成为大人物,或者名人,就需要看自己的根基八字。如果缺乏王侯将相的命格,哪怕别人将高位让给你,你也守不住。

明朝初年,皇太孙朱允炆上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将好几个叔叔都干掉了。

可惜,朱允炆碰到了硬茬——四叔燕王朱棣。朱棣在顺天府举兵,仅仅3年的时间,就打到了南京城,直接取代了朱允炆,是为永乐大帝。

朱允炆德不配位,命格不行,守不住皇位,自然就会被更强大的朱棣取代。没这个命,得不到滔天的富贵。没这个德行,哪怕拥有滔天的富贵,也守不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芸芸众生,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在什么岗位,干什么活,有什么地位,处于三六九等中的哪一等,其实都是命。

有的人,轻轻松松过了一辈子,无忧无虑;有的人,奔波劳碌了一辈子,也赚不到钱。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动物的差距还要大。

在这人世间,终究有人要坐办公室,终究有人要左搂右抱,终究有人要洗厕所、扫大街、送快递、送外卖,也终究有人要绝后,连伴侣都找不到。

你可能会说,人间怎么如此不公平,世道怎么如此残酷?说实话,不是人间不公,也不是世道残酷,只是命该如此。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是贫穷命的人,哪怕苦到了60岁,也还是苦。是富贵命的人,哪怕富到了60岁,也还是富。这便是人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