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统筹做好粮食、重要农产品调控,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的全面部署。

地处川中丘陵地区的资阳自当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近年来,资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和“稳面积、扩大豆、攻单产、增效益”工作措施,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挖潜扩面守好“粮袋子”

平面上做文章,空间里找出路。资阳千方百计挖潜扩面种粮。

在雁江区丹山镇太平村已建好的高标准农田里,高粱连片成“海”,生机勃勃的土地预示着丰收和希望。而在相距不远的大佛村,得益于高标准农田改造带来的便利,利用无人机进行水稻种植已是常态。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雁江区结合全区部分农田陡、路不畅、产量低、耕作不方便等实际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平整土地、修建田间道路、新建水利设施等方式,促进耕种条件提升,使粮食亩均增产80斤—120斤。

“连成片后管理方便,播种、收割等机器作业效率都会提高。”说起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好处,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李扬华表示,“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也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加快建设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的同时,资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唤醒“沉睡耕地”,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18万亩,累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31万亩,保证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作物轮种提升土地“含金量”

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资阳积极探索粮经统筹、间作轮作套作农作物等发展方式,全力提升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保供能力。

10月中旬,安岳县龙台镇滑狮村的400余亩晚稻开镰收割,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相隔20余公里的乾龙镇罐子河村刚收完水稻,村民们正在准备播种下一季小麦。乾龙镇整合孟公、铁门、罐子河等五个村的土地,建设占地5000余亩的“粮经统筹促进柠檬高质量发展示范园”,进行粮经作物轮作轮种。

“乐至今年的21万亩水稻机收率达到90%以上,预计产量达10.7万吨,又是一个丰收年。”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工作人员姚兵介绍。

乐至全年粮食种植120多万亩,水稻稳定在20万亩以上。此外还大力推进石湍粮油现代农业园、帅府小镇粮经产业园建设,建立8个千亩优质粮油示范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示范推广“玉-豆-芋-油”四茬轮作1万亩,持续调优玉米、马铃薯结构,确保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51万亩以上。

多种粮,种好粮。目前资阳通过分类改造升级种植园地8.4万亩,同时利用幼龄果园、田边土角见缝插针增种大豆,全面完成近10万亩豆玉带状复合种植,提高产出效益,提高土地“含金量”,为资阳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示范区、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作出了巨大贡献。预计2023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13万余亩、产量169万吨,实现全年粮食丰收。

全媒体记者 韩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