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旅博盛会,是乐山向世界各地展现文化底蕴和文化实力的好机会。在第九届旅博会的世界遗产主题展上,来自夹江的木版年画总是备受市民、游客们的喜爱,体验年画的制作过程也是盛会的亮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夹江年画起源于明代初期,有着近500年的历史,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夹江年画已经成为乐山文旅发展的金名片,这一次我们便邀请到夹江县年画研究所—夹江木板年画非遗传承人张荣强,来与我们聊聊夹江木板年画传承、发展,以及其与旅博会的渊源。

张 荣 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 荣 强

夹江县年画研究所—夹江木板年画非遗传承人

张荣强日常工作的夹江年画研学基地内,随处可见刻刀、木板、拓纸等年画制作工具,当然最瞩目的还属墙上挂着的年画成品。据他介绍,夹江木板年画的配色和谐不杂乱,线条严整简洁,整体风格大方古雅。同时,不褪色也是夹江年画色彩的一大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荣强年画作品:《元亨利贞》,《鲤鱼跳龙门》| 图源夹江年画

夹江年画与旅博会的渊源颇深,在2014年,夹江年画便在第一届旅博会上亮相,此后历届都不曾缺席,且每一年皆会在旅博会上大放异彩。谈起二者的关系,张荣强用“相伴相生、共同成长”来形容。最显著的便是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从前,也许只有本地的市民对夹江年画比较了解,但通过旅博会,来自全世界的游客都了解到这项神奇的技艺。虽然这些外国友人们对年画中的人物、造型和内涵尚知之甚少,但优秀的艺术都具有相通性,他们仍然会被夹江年画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夹江发布

不仅如此,不久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夹江年画也在「天府根脉——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精彩亮相,其知名度再上一层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乐山市文化馆

广泛关注带来的,便是年画销量的显著提升。曾几何时,时代变迁带来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与审美观念的变化,年画一度面临滞销。

后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普及、展览等活动,再经过旅博会的宣传助力,夹江年画终于重获生机。如今很多人会特意选择木板年画作为家居或店铺装饰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和标签,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恒旅网

同时,旅博会也促进了夹江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旅博会上邂逅夹江年画后,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了解到乐山除了大佛、峨眉山等固态景点,还有非遗技艺这类软性文化,彰显乐山厚重的文化底蕴。

也会有很多家庭会带着孩子来到夹江年画研学基地,亲身体验年画彩绘和印刷技艺,将这项古老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恒旅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四川非遗、四川文旅厅

谈起夹江年画取得的旅博成果,张荣强可谓如数家珍。其中最令他自豪的便是作品「文化艺术灯罩」在第二届旅博会「2015四川旅游商品设计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这对夹江年画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恒旅网

张荣强说道,旅博会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仅是夹江年画以及年画研学基地的发展,像沐川草龙、峨眉武术、跷脚牛肉非遗文化也都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在展会上得到呈现,进入大众视野,这是非常重要且宝贵的机会。

最后,张荣强也送上了对今年旅博会的祝愿和期待。他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向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展示和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