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熟西村乳鸭肥,刘文技艺艳乡帷”,“鲜香能挫帝王馁,酥嫩可瘳佛祖饥”,一提起烤鸭,云南人脑海里最先蹦跶出来的,只有一个词——宜良烤鸭,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宜良烤鸭,皮酥脆、内香嫩、光亮油润、色泽红艳,光想想就让人口水直流了!

在宜良这样一个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小城内,一只只悬停于银白色烤炉中央的烤鸭,成为了小城内的招牌。无论是在豪华酒店当中还是街头巷尾的蝇头小馆,冠以家乡威名的宜良烤鸭,始终是铭刻于小城人们心中的香气符号。

2009年宜良烤鸭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

1、 历史渊源

按理来说,提起烤鸭,称得上翘楚的,当是北京与南京的“二京争霸”,为何在这略显偏僻的西南一隅,烤鸭却如此风头正劲?其实,提到北京,这宜良烤鸭的来源,便已猜中了三分。

宜良烧鸭传承于狗街京都烧鸭,系狗街西村人刘文先生(1875至1945)所创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刘文跟随同乡举人许实(字秋田)进京会试作书僮,学成“老便宜坊”暗火焖炉烧鸭技艺。回籍后,结合家乡物产特点多加改进创新,开“质彬园”食馆,潜心经营烧鸭,创为名牌,驰誉滇中,受到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表彰并题赐匾额“京都烧鸭”以褒奖之。京都烧鸭遂声名大震,成为云南省一大地方特色美食。暗火焖炉烧烤的宜良烧鸭与明火挂炉烧烤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分别作为中国烤鸭两大派系的代表,一南一北,并称双美。

2、 工艺流程

宜良烤鸭选用本地特有的滇麻鸭为良品,这样的鸭子以河边放养为主,虽然个头不大每只重量在一公斤左右,但肉质细嫩紧实、肥瘦相宜、没有膻味。

宜良烤鸭制作考究,厨师会将宰杀洗净的鸭子从腋下开洞剔去内脏和脚爪,按摩一遍,配以佐料在鸭的皮肉间吹气,把鸭身吹鼓随后用铁丝钩吊住鸭脖,将鸭挂于炉壁内侧慢慢烘烤,一炉同时可烤10至12只鸭子。宜良烤鸭不见明火,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抹蜂蜜水、猪油于表皮,然后将鸭子放在炉中铁罩上,关上炉门,全凭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焖烤而成。

为避免鸭油入火,燃烧冒黑烟污染鸭子,一般还要在鸭体离松毛炭火约30厘米处放一个接油盘。

3、 美食特点

烤鸭虽美,却得趁热,必须得是带着炉温的滋味才最好。出炉时间长了,皮松肉凉之后,即便再次加热,口感和味道也会大打折扣。于是,人们都说,宜良的烤鸭就如同宜良人一样是家乡宝,轻易是带不走的。对于热爱美食的人们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刚出炉的宜良烤鸭呈重枣色,皮香酥脆,肉糯松软,拎起一只鸭腿轻轻一抖,随即骨肉分离,鸭肉的香气在腾腾热气中越酿越香,咬上一口酥脆感在牙齿中迸发,接着鲜嫩的汁水在口腔蔓延,光想想就让人口水直流了!

宜良烤鸭不配面皮,只配有用以解腻的葱段和黄瓜丝,吃宜良烤鸭,更重要的是椒盐和甜酱,取一块鸭肉,尤其是带着脆骨的部分,裹满甜酱,再稍蘸一些椒盐递进嘴巴,皮的脆、骨的香、肉的绵,瞬时激发,真的过瘾!

4、 价值意义

如果说秋季有哪些食物可以“赶走”燥邪,鸭子是首选食材之一,常见的肉类食物中,鸭子适合用于滋补。中国饮食保健学认为:鸭肉性微寒味甘,咸,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鸭为水禽,性偏凉,一般认为体内有热的人适合吃鸭肉,特特别是有低热、虚弱、食少便干、水肿、盗汗遗精及女子月经少,咽干口渴等为适宜。

鸭肉的营养价值较高,肉中主要含有肌浆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间质蛋白,鸭肉中含有氮浸出物比禽肉多,而老鸭肉的含氮浸出物比雏鸭多,所以民谚有:“诸禽贵幼,鸭独贵长”

据不完全统计,宜良县有超10万名从业人员从事烤鸭工作。为保护和传承烤鸭制作技艺,从2020年开始,宜良县开展了对烤鸭制作技艺及烤鸭产业链体系研习的培训,并颁发烤鸭证,为学员学习技艺、加盟经营、产品品控和销售提供渠道,从源头把控烤鸭质量。烤鸭师傅需要“持证上岗”,健康证、烤鸭证缺一不可。

“一年四季烤鸭香”,如今,宜良烤鸭已成为当地最响亮的名片之一,鸭产业成为宜良县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