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眼下正值候鸟迁徙季,但近段时期,湖南、山东等少数地区仍有盗猎鸟类的情况发生。11月3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2023年第四季度例行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表示,国家林草局对此高度重视,将充分动员和调动各方力量,坚决防范和打击有关违法行为,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我国有鸟类1445种,约占世界鸟类总种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达800多种。全球9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我国,几乎覆盖了我国全部领土和领海。

在2021年调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中,有394种鸟类列入名录(一级92种,二级302种),占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57.4%;在2023年调整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鸟类1028种,占名录收录物种的53.4%。以上两个名录共计收录鸟类1422种,占我国鸟类种类的98.4%。

目前,鸟类监测评估、迁飞路线保护站点建设、鸟类环志工作被列入“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此外,在印发的《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中,还明确了1140处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确定了积极开展鸟类环志和重要候鸟及种群调查监测与评估等7项主要任务。

在强化执法监管、实现联防联控方面,王维胜介绍,我国建立了由27个部门组成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部门间联合执法协调机制,联合打击候鸟乱捕滥猎滥食、非法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还建立野生动植物义务监督员制度,开展考核、督查、督办、通报、约谈、问责工作,设立野生动物违法案件举报电话和有奖举报。

针对近段时间的盗猎鸟类事件,王维胜表示,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候鸟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对迁徙鸟类的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等区域,加强巡查巡护清理,切实保障候鸟等鸟类种群及其栖息地安全。

实际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四、三十二、三十三条对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记者了解到,此次即将展开的专项行动,将充分发挥各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作用,会同网信、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协作。

“严查花鸟市场、农(集)贸市场、餐馆饭店、网上交易平台等重点场所,彻底斩断乱捕滥猎和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鸟类及其制品的利益链条,清查实体交易场所和网络交易平台销售违法猎捕工具渠道和广告,清理教唆使用违法猎捕工具和方法的不当内容,净化市场和网络空间。”王维胜说。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