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文嘉琳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投入到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里。

彼时,她为艺术梦想辞去在母亲眼里体面而稳定的大学教职,在北京从事艺术策划工作。一次旅行,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2015年,文嘉琳随爱人程美信前往福建宁德周游屏南县附近的山区,探访了坐落于群山中的厦地古村。这座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已被遗忘在深山丛林中,断壁残垣间少有人居痕迹。眼前的景象,让程美信激动不已。在他眼中,倾颓破败的屋宇皆是历史的风韵,黄墙黛瓦虽已坍塌侵蚀,却依然珍贵无比。面对这样一座自然、历史与人文宝库,程美信当即决定:搬来屏南,修复古村。

程美信被屏南县政府作为古建筑修复专家引入。文嘉琳和他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拖着行李南下,在屏南开启了“乡村社区营造者”的新角色。

被弃耕的田地和闲置的古宅,放学后无处玩耍的留守儿童,门槛上孤独寂寞的独居老人……面对这些,文嘉琳决定做点什么。她与程美信的学生们组建了一个名为“森克义社”的公益组织,从修房子、种水稻到开民宿、做咖啡,以期通过生活劳作为空心古村带来新的烟火气。为村里老人拍婚纱照,为孩子们开办故事会并提供艺术培训,为村民放映电影……在这些具体且真实的接触中,文嘉琳发现自己渐渐从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这方社区的共建者。

“要为这里做点什么。”文嘉琳带领团队将部分修缮后的古民居改造成乡镇公共文化空间,有了图书馆、玩具屋、钢琴角、棋室……乡野生态中,前卫的社区营造理念在夯土木构的古村中恣意生长。

破败、修复、兴盛……厦地古村渐渐恢复了生命张力。随着程美信古建筑修复工作的推进,文嘉琳的足迹从厦地扩展至屏南县域内更多的乡村,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这些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从一个老屋到另一个老屋……”

古村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先锋书店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7月,先锋书店正式入驻,命名为“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文嘉琳笑称先锋书店为“一个巨大的吸粉机”,它的入驻吸引了许多人不远千里一探究竟。这座历经800年风雨沧桑的古村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出租车司机朱师傅是30年前来到屏南县城的。作为久居屏南的外地人,朱师傅最明显的感受是近几年屏南县的“外地人”正在增多。漈下、龙潭、北墘、厦地、双溪……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屏南的外地游客和“新村民”越来越多。

厦地村“鱼羊木”民宿的老板杨能2019年来这里旅行,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回上海后,便拉着全部家当奔赴了这片心灵“桃花源”,租下村中一间废弃古屋,经修缮后开起了一家手工木坊与特色民宿。

“旅居的多,来工作的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目前还占少数。”谋划为店里招牌管理人才的杨能求贤若渴,“但我相信,留下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手工木坊与特色民宿,艺术植入生活、劳作寄托理想,契合并进一步丰富了古村的人文内涵。

像文嘉琳和杨能这样的新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或向往田园生活,或寻找情感寄托。无论是为了什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内生动力与更多可能。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董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