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到2023年,《父母爱情》播出已经将近有10年了。

现在依旧有很多卫视频道在重播这部剧,它在豆瓣评分一直是9.5分,居高不下。

2022年还获得了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电视剧的奖,足以见证这部电视剧的质量了。

看原著的和看电视是一拨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批评:“看到电视剧,我对爱情充满了盼望,看到原著觉得婚姻的确很像坟墓,心理压抑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中,海军军官江德福作为抗美援朝的“一级英雄”,有缘和资本家的小女儿安杰相识相爱结婚。

两个人阶级出身、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截然不同,也闹出了很多矛盾和笑话,在重重困难中两人克服差异,互相改造,养育5个儿女,携手走过一生,回忆起来甚觉幸福。

在原著中,作者刘静以自己父母的爱情为蓝本创作了这部小说,她毫不客气说父母并不般配,他们的婚姻就是月老办的糊涂事。

她甚至不敢用爱情来形容他们的婚姻,就好像穿了外衣没有穿内衣的一桩不怎么舒服的婚事。

01

一见钟情还是互相利用

安杰是家中的老三,也是资本家的女儿。

生活在洋房里,梳着羊角辫、穿着花裙子、常常喝咖啡、外出坐拉力车,从头到脚,从外到脑就是一个大小姐的作风。

只不过,在那个时代,大小姐除了物质生活还能享受上一辈的积累之外,社会地位已经迅速因“资本家”的头衔跌落低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正像两人的婚姻一样。

两人能够相向而行也是因为社会阶层的大反转,江德福虽然是粗人一个,但是军人的社会地位非常高。

大家都对保家卫国的他们敬重三分,更何况江德福还是一个团长,未来的还有着大好的发展与升迁机会。

电视剧里安杰是爱江德福的

虽然有阶级的偏见,但是两人都经受住了考验,江德福为了娶到梦中情人,不惜解甲归田,抛弃自己军人的戎装,在爱情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一向娇惯的大小姐安杰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候,也拿出来十足的勇气,说要跟江德福一起回家种地。

完全就是冲破阶级束缚勇敢走在一起的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是善良的,丢掉军衔只是一个考验,没有照进现实。

其实观众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江德福失去了这份荣光,即使安杰能够暂时跟随爱情,她深到骨子里的骄傲,还是会让她想方设法的回到自己的轨道,起码会让两人的婚姻更加举步维艰。

原著里两人能走在一起,是一个阶级的胜利,也是另一个阶级的沉默。

中间是两个阶级的互相嫌弃,彼此都是对方取得安全感或价值感的猎物

两个人首次见面,刘静形容父亲有种终于在田地里捡到宝贝疙瘩的样子,娶到这样的媳妇成为自己扬眉吐气的重要证据,这也充分说明女人是男人的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因为安杰的资本家背景深陷内心的挣扎甚至想要打退堂鼓时,幸亏有其他人的助攻,他才抱着夺取阵地的精神鼓起了继续追求她的信心。

娶得了这个媳妇,多少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小农精神

“而母亲从始至终都是一脸不乐意,满脸嫌弃和冷淡。

她的眼睛永远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扫描着江德福,肉眼看到的是一个挺拔壮实的军官,内心映出是一个土老帽的乡巴佬与文盲。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一遍遍地跟家人嫌弃着江德福手指甲里的淤泥,讽刺他口袋插英雄钢笔的装模做样,暴殄天物,就差说像牛粪上插鲜花了,似乎像是在为自己嫁给这样的人抱不平。

安杰嘴上嫌弃,最终却还是嫁给了江德福,没有被人逼着赶着劝着,因为读过书的女生懂得顾全大局。

02

因爱改变还是无奈改造

婚后,两人毋庸置疑的因为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冲突不断,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两人都需要改。

但是改变和改造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改变是为了得到自己心爱之物对的主动谋划,而改造就像囚犯关在牢房的不得已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父母爱情》里两人是为爱改变还是无奈改造?

在电视剧里,安杰连江德福的粗话都难以接受,后来自己都不知不觉的开始喊“娘”、“爹”、“俺”、“腚”这种“下层人民”才会用的名词。

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安杰甚至开始维护丈夫的这种粗鲁。

在大哥安泰生日的时候,江徳福气定神闲的用筷子吃西餐,自信地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教自己的侄子吧唧嘴吃饭。

回到家,安杰用一个香吻奖赏自己的老公表现的如此霸气。

当大哥大嫂不经意说自己的丈夫吃饭像猪吃饭一样,安杰甚至不惜跟他们“划清界限”

而江徳福对妻子的要求总是一顺百顺,尽量为她改变自己的卫生、用语和生活习惯,完全一个被改造得很好的优秀丈夫。

或多或少,两个人都在放弃原有的身份,塑造婚姻里的新角色。

原著更觉得这种改变或者接纳是迫于无奈而为之的。

作者的母亲总是用一种颐指气使嗤之以鼻的态度对待看不上的丈夫,好像路上必须与一个乞丐或者农民同坐公交车一样,他们身上的臭味与举止,让她无法忍耐。

作者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够觉察出母亲表情中的嗤之以鼻来。

说明母亲已经把自己内心的情绪表现得非常真实与露骨,并非一次两次而是经常,作者从懂事起就开始冷眼旁观他们的婚姻,这也可能延续了两个人对待彼此的冷漠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刘静认为他们的相互改变或相向而行并不够成功,两个人的个性特点来了一个反转。

到了老年,原本娇宠时髦的安杰,也开始嫌弃小女儿和女婿用起了“尿不湿”,自带旧内衣布扯出来的布片作为尿布,自信满满地觉得这个婴儿用起来最舒服,带着卑微的姿态给他们带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父亲开始嫌弃小女儿女婿的生活环境,不满堆满了煤气灶具、厨房用具、空纸箱子、烂床板子、破桌椅板凳的狭窄走道,对卫生间和卧室挨在一起的布局也有微词,满口质问这样的北京有什么好。

精致的大小姐开始了勤俭节约、实用主义的日子。而粗鲁不拘小节的糙汉子变成的挑这挑那、注重细节。

让人想到了《肖生克的救赎》中从监狱出来的老布克重复着监狱里的作息和习惯。

03

到底是电视剧还是原著更加接近现实呢?

一种过于理想,一种过于无情,前者让人充满幻想,后者让人充满绝望。

而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照进我们每个人真实生活的只有那么几缕微光,这也已经足够了。

它起码告诉我们夫妻双方的差异,永远是婚姻幸福或悲惨的密码。

以正确的方式解开就是幸福的筹码,以错误的方式乱改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本文完—

文|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