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他们都说没有谈过恋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你可以抱抱我吗?”

“好!”

闻言,张茹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眼含泪水地拥抱着躺在战火中即将死去的年轻战士赵维军,并在他的脸颊和嘴角上留下了轻轻的一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发生在1986年老山战场上生死离别的一幕,而这一幕,恰好被战地记者抓拍到,并将照片命名为《死吻》,意为死前的最后一吻。

这一年,他刚满18岁,而她,也才仅仅21岁。他们原本只是战场上两名普通的小战士,却因为这样一张照片而被万千国人记在了心中。

时至今日,距离照片拍摄已经过去了37年,曾经的女战士张茹,现如今怎样了呢?

越军死心不改,再次挑起战争

自改革开放至今,唯一和我国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冲突的国家,恐怕也就只有越南了。从1984年开始,中国和越南展开了长达九年的“老山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山战役”中,中国解放军可谓是彻底打服了越南士兵,也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而“老山战役”的爆发,还要追溯于在此之前刚刚结束不久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南军队一直都想着东山再起,但是奈何惧怕于中国解放军的强大实力,所以只能暂时隐忍不动。

等到中国解放军陆续撤军后,越南军队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是按捺不住了。

1979年3月开始,越南军队多次骚扰我国边境地区,并且试图染指中国领土,而云南省边境的老山就不幸落入越南军队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山主峰区域示意图

老山的主峰只有一千四百多米,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高山,但是与周围海拔只有百米的其它山峰比起来,老山主峰的高度也就被轻松突显出来了,而这相差千米的高度,无疑也成为了老山的优势所在。

凭借着老山复杂多变的地形,越南军队准备将其打造成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很快,一个长达400米至600米的阵地就建成了,阵地之中不乏各种陷阱、碉堡和武器,无论是远程输出还是近程作战,都能轻松应对。

不仅如此,阵地中还隐藏着许多暗火力,一不小心就会有来无回。

看着如此“完美”的阵地,越南士兵的心里可谓是有了十足的保障。

此时的越南军队早已不把中国解放军放在眼里,也完全忘记了之前被压着打时的悲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越南军队越发肆无忌惮地对着中国境内频频发射炮火,农田、村镇、学校无一幸免,周围的居民可谓是苦不堪言。

据悉,在1979年到1984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越南军队总共向中国境内发射枪弹超过4万枚,造成中国人员伤亡200余人,毁坏田地数十万亩,52所学校不得不被迫停课。

无论是在农业生产还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越南军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更危及了数以千万的国人生命安全。

既然越南军队如此猖狂,那中国解放军自然也不介意让他们再多吃一些苦头。

1984年4月28日,中国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军队的老山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或许是对于自己的阵地太过于自信,所以当得知中国军队要进攻老山时,越南士兵不但不见丝毫慌张,反而还表现得十分不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立

越军司令武立更是大言不惭地表示道:“如果中国军队能够攻下老山阵地,那我就当场辞去这个司令职位。”

只可惜打脸来得太快,中国解放军不仅收复了被越南军队侵占的中国领土,甚至还一度打到了越南境内。

而武立引以为傲的“完美”阵地,在面对中国解放军的强力进攻时,就如纸糊的老虎一般,一戳就破,根本没有起到太多实质性的作用。

热血青年,保卫祖国上阵杀敌

“老山战役”彻底爆发的时候,赵维军也仅仅只有十六岁,虽然年纪较小,但赵维军的爱国热情却并不输给任何一个人。

当得知越南军队的无耻行径后,赵维军第一时间便萌生出了上阵杀敌保卫祖国的想法,但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并没能得偿所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赵维军这远超于同龄人的成熟和责任心,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他之前的经历。

赵维军,出生于甘肃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读过几年书,但因为父母无力承担高昂的学费,最终不得不早早辍学回家。

辍学回家后,赵维军并没有对此产生不满,而是主动充当起了父母的小帮手,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者农活。

年龄稍长一些后,赵维军选择了外出打零工,帮助父母减轻家庭的重担。

因为赵维军的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洗礼,所以经常会给赵维军讲一些红军长征和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

每每听及爷爷讲故事时,赵维军的眼睛总是会亮晶晶的,而军人英武的形象,也在赵维军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爷,我也想当兵,上阵杀敌,保卫祖国!”

“好,等你长大了以后就去报名参军,打跑那些欺负我们的人。”

1985年,“老山战役”进入第二年,赵维军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准备即刻启程前往兰州军区报名参军。

临行前,赵维军跪在父母面前说道:“爹、娘,请恕孩儿不孝,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等战争胜利后,我一定寸步不离好好孝顺二老。”

说罢赵维军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然后转身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只可惜赵维军终究还是违背了对父母的承诺,这一去,竟是再也没有回来。

进入兰州军区后,赵维军立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新兵训练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队生活远比赵维军想象中的更加艰苦,但是再苦再累,赵维军也没有想过放弃,此时此刻,他内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早日上战场,亲手消灭敌人。

为了尽快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赵维军每天在完成了部队的训练后,还会额外给自己加练。就这样,经过了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后,赵维军于第二年4月份,踏上了前往老山的战场。

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看到战场上血肉横飞的画面时,赵维军还是不免有些紧张。然而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赵维军知道,现在的他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杀敌。

进入战场后,赵维军被分配到了离敌军最近的一处哨所。

哨所环境恶劣,赵维军和战友们只能窝在狭小而又阴暗的“猫耳洞”中,不断抵挡越南军队所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猛烈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赵维军的战友曾回忆称:“当时炮弹就在头顶上炸响,有好几次,都感觉很有可能就会这样死去。”

时间转眼来到7月份,云南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热,躲在“猫儿洞”里虽然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但闷热的环境却也成为了一种折磨。

这天,赵维军和战友一起执行侦察任务时,不慎踩到了一枚地雷。

“不好,我好像踩到地雷了,你们快点疏散开。”

队友散开后,赵维军原本打算小心撤离,却不想还是引爆了地雷。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赵维军瞬间被炸翻在地,当场昏迷了过去。

幸运的是,赵维军并没有被地雷炸死,但不幸的是,战地医院的条件太过于简陋,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之天气炎热的缘故,赵维军的伤口竟流脓恶化,整个人也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

7月23日,从持续昏迷中醒来的赵维军,大概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对着一旁的护士张茹说道:“姐姐,可以帮我转一下身子吗?我想看看家的方向。”

就这样,赵维军看着家的方向,而张茹则是眼含泪水的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小战士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张茹准备开口提醒赵维军好好休息时,赵维军再次提出了一个请求,而这,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最后的心愿被满足后,赵维军的嘴角禁不住地弯起了一丝弧度,随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剪不断的战友情

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叫张茹,在此之前,她和赵维军其实并没有任何交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赵维军比起来,张茹的家境好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生于高知家庭的她,所见所闻所学也都要远超于一般的孩童。

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的缘故,所以张茹大部分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1983年,成年后的张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入伍参军。

新兵培训结束后,张茹被分配到了医务部门,并在1986年4月份跟随大部队挺进老山。

别看个头较小,但张茹的能力却是有目共睹,在战场上,她冒着枪林弹雨从死神的手中抢救回了一名又一名战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茹所见到的残酷场景,并不比一线的战士少。

1986年7月的一天,正在给受伤战士包扎的张茹,被一阵呼喊声吸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几名战士抬着一名受伤的小战士火急火燎的来到医院,小战士显然是伤得不轻,此时正处于昏迷状态,身上的衣服也被鲜血染成了一片红色。

这样的情形,张茹已经不知道见过了多少次,一开始时或许还会有些紧张害怕,但此刻的她更多的是从容与淡定。

上前查看了一番后,张茹随即又喊来几名同事进行帮忙,在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下,赵维军的伤势很快得到了处理,而赵维军也从昏迷之中悠悠醒来。

当看到战友们担心的表情后,赵维军咧了咧嘴角说道:“幸好,幸好,保住了一条命。”

此时站在一旁的张茹也开口道:“索性送来的及时,你们也不用担心了,快点回去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张茹从聊天中得知,眼前这个小战士名叫赵维军,家住兰州,今年刚满18岁。

“我比你大三岁,你还要叫我一声姐姐嘞!”

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久,但张茹和赵维军却建立了深厚的姐弟情。

“姐姐,我什么时候可以上战场!”

“等你伤好了之后,你现在的紧要任务就是快点把伤养好。”

虽然有了张茹的精心照料,但死神还是没有打算轻易放过赵维军。看着伤口发脓,高烧昏迷不醒的赵维军,张茹的整颗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在此期间,张茹还不断地鼓励着赵维军,并向他讲述着解放军取得的最新捷报,只为更好地激起赵维军的求生欲。

奈何张茹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化成了泡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日,张茹陪伴赵维军走过来人生中的最后一程。

当听到赵维军最终的心愿后,张茹心中情绪被无限放大,随后她轻轻展开双臂,拥抱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并忍不住轻轻亲吻了他。

这一吻没有任何的杂念与杂质,更多的是张茹对于赵维军的敬重与爱怜。

赵维军去世后,张茹狠狠地哭了一场,差一点就要背过气去。

哭过之后,张茹紧接着又投入到了紧张的抢救工作中,直到1993年“老山战役”结束后,她才再次回到阔别了九年之久的故乡。

这之后的数十年里,张茹一直在为着事业和爱情打拼。

2011年的时候,张茹突然萌生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去祭奠一下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并慰问他们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茹在赵维军墓前

原本还在担心孤军难行的张茹,却不想这个想法竟是得到了许多战友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的几年里,张茹和战友们先后在32个县市留下足迹,拜访了43名烈士的家属。

2015年的时候,张茹来到了赵维军的墓前。

看着墓碑上明媚的少年,张茹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思绪仿佛再次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战场。

“弟弟,姐姐来看你了,你的父母都很好,你不用挂心。”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张茹太多的感情,在张茹的心里,赵维军早已成为了自己的亲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茹

一场战争,让赵维军和张茹相识,一张照片,让两人的名字刻进了万千国人的心中。

时至今日,赵维军已经去世37年,他前行的步伐虽然已停止,但他的故事却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而张茹前行的步伐却还在继续,她还要为更多牺牲的战友完成遗愿,这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