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北京国安队做客北京电视台演播间,参与录制《一赛季一生情》节目。34岁的老将朴成在节目中宣布,将会在年底与国安合同到期后正式退役。从2011年加盟球队到2023年宣布退役,可以说朴成把他职业生涯的几乎全部岁月都奉献给了国安和北京这座城市。

虽然他很长时间都在与伤病做着斗争,尽管他在2020年之后总共为球队出场了不到40场,但这都无法改变他在北京球迷们心中的位置。作为队内为数不多的效力超过10年的老将,“朴太萌”付出了所有,离开之时理应收获掌声。

靠才华踢进北京“朴太萌”始终受人喜爱

延边足球名将很多,而朴成应该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和其他人相比,他似乎从小就特点突出,也就是足球世界里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出众的足球天赋让他年纪轻轻就在家乡球队崭露头角,也在国内足坛有了一定的名气。

2011年1月1日,朴成正式成为北京国安的一员,当时的他不过是个21岁4个月零11天的小青年,时任国安主帅是刚刚接手球队的葡萄牙教头帕切科。就这样,朴成身披39号球衣开始了他的国安生涯,并赢得了几乎过去13年间历任国安主帅的喜爱,灵动的球风和过硬的技战术能力也让他很快成为中场主力。来到国安的第二个赛季,朴成就在32场比赛中首发28次,还贡献了5个进球。

除了出色的球技之外,朴成那种萌萌的外型也让其迅速成为球迷们追捧的对象。1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并非出自北京国安青训,但球迷们早已经把朴成当作自家人,对于朴成的喜爱几乎没有改变过。

外教口中的“天才”施密特最看好他

当然,朴成之所以能在国安效力这么多年,并且得到大家一直以来的认可,靠的还是过硬的球技。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朴成几乎是所有国安外籍教练一致认可的天才型球员。虽然他们刚到队的时候对于其特点不那么熟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比赛之后,朴成都会在他们心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施密特。

施密特在国安执教的2年多,其实也是朴成表现相对比较稳定的一段时间,虽然也遭受过伤停,但也远比2020年之后的情况要好。“我很喜欢他,他属于那种能让你眼前一亮的球员。”施密特不止一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克罗地亚人比利奇接手国安之后,朴成刚从2020年的重伤中恢复,但这也并不影响他成为比利奇口中的“天才”。

“对我来说朴成是中国最好的球员之一,只不过他受过一次大伤。他需要更多的比赛才能变得更好,但这并不影响他是最好的球员之一,我很喜欢他。”比利奇曾经这样评价朴成。

伤病成最大敌人好搭档喊话再考虑一下

虽然天赋很高,且在国内足坛有过很多出色的发挥,但纵观朴成的职业生涯,他还是受到了太多的伤病侵袭,这也使得他在13年的国安生涯中,一共出场了不到300场,这一数字低于同龄人甚至一些比他年轻的队员。不得不说,频繁的伤病阻碍了朴成的发展,也让他被迫在很多时候远离赛场。

尤其是2020年至今,朴成几乎每个赛季都受到过伤病的侵扰,2020年他一共踢了3场比赛就赛季报销,去年他也只登场了8次而已。本赛季在球队引进了多名中场球员的情况下,朴成的发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除了倒数第二轮踢满90分钟之外,其余的登场时间都很有限。

尽管如此,当这位34岁的老将行将离别之时,还是有不少国安队友希望朴成能再考虑一下,首当其冲表达此类观点的就是他的好搭档张稀哲。但离去的日子总要到来,朴成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2023年底正式退役,彻底摆脱球场伤病的困扰。

276次代表国安出场,打进18球,贡献23次助攻,随队获得2018年足协杯冠军。这些数字,见证了朴成的成长与付出,也给无数球迷以及北京国安这支球队留下了珍贵记忆。祝福朴成,在人生的另一条道路上一切顺利。

延伸

国安将士迎来6至8周假期多名本土球员合同年底到期

昨日下午,国安将士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假期。根据安排,队员们将休整6到8周。至于那些有各级国家队比赛任务的球员们,他们的假期则会相对少一些。此外对于那些年底到期的球员们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将和国安俱乐部去商讨此事,尽快确定自己的未来。

据了解,国安今年年底到期的国内球员分别是侯森、张呈栋、高天意、李可、朴成、江文豪、张玉宁和杨立瑜,除了已经确定将退役的朴成之外,剩余球员都已经或即将开始和俱乐部进行相关的合同谈判工作。国安方面也希望无论是老将还是中坚力量,都能为球队继续奉献一份力量,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些都会有明确的答案。

外援方面,法比奥已经确定和球队续约到明年年底,至于其他几位外援,姜祥佑和恩加德乌下赛季还将会是国安非常依赖的核心力量,而如何处理像年底到期的德索萨以及被外租的达布罗的合同,将会是国安俱乐部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之一。至于新外援的引进,据悉主帅苏亚雷斯已经和团队开始物色相关球员,希望能够给球迷带来一份新的惊喜。

和以往的假期类似,国安球员们仍然要在家自己保持基本的身体训练,为下月底可能开始的冬训体能训练打好一定的基础。因为从那时开始,全新的赛季备战就将开启。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昆龙

统筹/杜锐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