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心跳是60—100次/分钟。广东清远一位68岁老人出现疯狂的心跳,最高达到289次/分,药物加电复律也无法控制,心脏遭遇了可怕的“电风暴”,生命危在旦夕!

老人从清远紧急转诊至广州,医生拿出“终极武器”ECMO……

01

老人看电视突然心慌晕厥,心跳高达289次/分

张大爷因为心脏不好,这些年没少遭罪:2018年他曾经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体内放入了3枚心脏支架;2019年因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植入了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当发生室速时,ICD就会自行启动工作,快速识别并进行电击治疗。

近三年来,张大爷谨记医嘱,定期回医院复查,病情一直控制得还不错。人生无常,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降临?

今年8月的一天中午,张大爷跟往常一样在家看电视,突然心慌来袭,心脏犹如被一把大锤子重重地砸了一下,张大爷顿时两眼发黑,身子垂靠在沙发上,脸色苍白得吓人。好在老伴当时在身边,老伴见状立即拨打120,将张大爷紧急送到附近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室速发作心电图。

好在体内有ICD护航,张大爷一路挺住了,顺利送达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张大爷的室速仍在反复发作,心率最高达到289次/分,血压低至66/48mmHg。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电除颤,加上药物治疗,张大爷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无法平复疯狂的心跳。张大爷一家人心急如焚,“医生,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经当地医生推荐,张大爷从清远紧急转院到广州的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患者的心脏狂跳,血压骤降,一天24小时多次室速,就像经历了一场‘电风暴’,这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少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平珍教授说,室速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缺血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后由纤维瘢痕组织替代,纤维瘢痕和残存的心肌细胞纵横交错,造成心肌细胞的电传导异常。

室速发作时心率太快导致心脏无法收缩,生命体征不平稳,可能导致猝死。ICD可以有效预防猝死,但并不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反复电击复律会对心功能造成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 123rf

杨平诊详细了解张大爷的病情病史综合评估,他作出判断:要彻底解决心律失常问题,射频导管消融是最佳治疗方法

02

请出“终极救命神器”,击退心脏“电风暴”

由于张大爷有心脏既往病史,手术十分棘手,风险与困难重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短时间如何保障标测精准;二是术中如何维持血流动力学及生命体征的稳定。

“因术中室速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成为心脏导管消融技术中最难攻克的堡垒。”杨平珍指出,消融手术中需要诱发室速,以便定位病灶,但快频率室速发作时血压很快降到零,留给医生标测的时间非常短。另外,患者为缺血性心肌病,需要心内膜和心外膜联合标测,其中心外膜标测非常考验技术,需要行干性心包穿刺,稍有不慎有穿破心肌、损伤冠脉导致心包填塞的风险。

杨平珍与团队仔细研究手术方案,最终确定借助体外膜肺氧合(ECMO),运用超高密度三维标测技术完成射频导管消融术。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因一次次成功救治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而走入大众视野,被冠以“魔肺”美誉,是重症救治“终极救命神器”

杨平珍说,ECMO在患者体外重新建立起一套生命通道,人工心肺暂时代替患者自身心肺,提供外源性泵血和氧合功能,维持患者的生命。那么,手术中出现持续性室速,患者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有足够的血液灌注,维持稳定血压,为手术创造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三维标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在ECMO辅助下,杨平珍主任进行室速标测和消融。

在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麻醉科和介入治疗科的密切协作下,手术如期开展。因为有了ECMO的强力支持,手术团队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激动标测,即便心率高达近300次/分,血压都平稳地维持在66/48mmHg左右,为手术的顺利完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胆大心细的杨平珍凭借丰富临床经验,很快在心腔内和心外膜快速精准找到了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的靶点,并成功进行射频消融,一举击退心脏的“电风暴”。

据悉,杨平珍教授领衔的“超高密度三维标测技术在ECMO辅助下对器质性室速治疗”项目入选了广州地区临床高新和重大技术(2024-2026年)建设名单。

2019年3月,杨平珍团队完成了第一例ECMO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器质性心脏“电风暴”,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例。这是ECMO技术的新应用,将为更多高危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得到更好更安全的治疗。

————
编辑|叶芳

通讯员|阙冬冬 卢钰仪 伍晓丹

图片|医院提供